乔阳小小年纪却深谙人情世故,见婶婶和夫子讳莫如深的模样,他仔细想了想,问道,“婶婶,是不是我娘肚子里的孩子没保住?”
所以他爹要在家照顾娘亲,不能来接他。
左娇娇鼻头一酸,握着他的手不由得一紧,心里不由得感慨老天不长眼。
她斟酌再三,还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乔天宝一家子忙着操办丧事,乔天玉夫妻俩过去帮忙,乔大山兄弟几个早上过去拜祭一番后,便赶去田里收庄稼了。
实在抽不出人手来,这才安排她来接乔阳回去,并将“告诉乔阳这个噩耗”的任务交给了她。
左娇娇一个头两个大,她倒不是嫌跑这一趟麻烦,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委婉的诉说这份不幸。
“小阳,这事本不该婶婶告诉你的,但是家里现在忙作一团,便只好由婶婶来同你说了,”左娇娇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语气尽可能温和,继续道,“小阳……”
乔阳打断道,“婶婶,是很难过的事情吗?”
望着他闪亮的充满希冀的眼睛,左娇娇避开视线,不忍地点点头,然后拉着他走到路旁的草地上坐下,轻轻道,“你娘去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她可能再也不能回到我们身边了,但是她说,她会变成其他的东西陪着你,比如星星,比如风,比如天上飘落的树叶,都可能是你娘。”
乔阳一动不动,嘴唇抿成一条直线。
左娇娇将他揽在怀里,温和地摸着他的脑袋,柔声道,“小阳,你还有你爹,你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还有这么多人都陪着你呢!对不对?”
“想哭就哭吧,孩子,婶婶在这陪着你呢!”
乔阳没哭,他轻轻拂开左娇娇的手,静静道,“婶婶,快走吧,我娘还在家等着我呢!”
不到十岁的小人,一路跑回了家,左娇娇险些跟不上。
“乔阳回来了。”
“小阳……”
“可怜的孩子。”
乔阳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和窃窃私语,他径直跑到正屋,静静地站在娘亲的遗体前,眼神中充满了茫然和无助,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又无法发出声音。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顺着他那稚嫩的脸颊滑落。
他紧紧地握着娘亲的手,感受着那曾经的温暖,但此刻却已经变得冰冷。他试图摇晃娘亲的手臂,期待着她能再次醒来,如往日般冲他温和的笑,然而一切都是徒劳。
周围的人们默默地看着他,眼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张氏想上前安慰一番,但她有些心虚,不敢进春花的灵堂。
宋运刚嫁进来,对乔阳没什么感情,同样的,她也有些心虚害怕。
最后,还是小草走上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安慰他,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乔阳抬起头,突然觉得周围变得如此陌生,仿佛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青青也跟着娘亲过来,小心翼翼的拉住他的手,低声喊道,“阳阳哥哥。”
手心传来温热的触感,他终于明白,娘亲永远离开了他,恐惧和不安笼罩在他的心头。
他以后再也没有娘了。
……
中秋节,按规矩是要开祠堂祭月的,可秋收还没结束,众人便只各自在家为各路神灵奉了贡品上了香。
书院也休沐两日,八月十四归家,十七早晨点卯。
下午,左大虎照常来书塾接她们俩。
“大舅,夫子说,我们休沐两日,到十七再来,”乔小平兴奋地说道,慧姐儿也在一旁开心地笑着。
左大虎被两个孩子的快乐感染,笑着逗她,“是吗?那你别回去了,就在镇上过中秋吧!”
慧姐儿也跟着附和道,“是呀,小平,和我们一起吧!”
有小平陪着,娘骂她的时候,她都不那么害怕了。
乔小平连忙摆手,“不不不,我要回家,我想我娘了。”
这时,童夫子从院里出来,立在门口送学生。
同现在一样,古时的家长看到老师也是饿虎扑食,纷纷围上去询问自家孩子的表现。
童夫子奉行鼓励式教育,变着花样夸每个在他这读书的孩子,也好让家长燃起信心,继续把孩子送到他这来。
“多多呀,自是继承了其父的风采,小小年纪便行事干练,若是能脚踏实地潜心研学,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钱多多,同旁人一言不合就要打要骂,好像有那个多动症,上课就是坐不到凳子上。
“雪儿啊,颇有江南女子的温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慕雪儿,上课提问她,八棍子闷不出个屁,下课玩的倒是欢实。
“小玉啊,那真是如雪中冬梅,孤傲清雅,若能经一番寒彻骨,定得梅花扑鼻香呀!”
韩美美,整天臭美,目中无人,谁跟她说话也不理会。
......
书塾的男孩们基本上都是结伴走回家,女孩们则是每天都有人来接,因而围着询问童夫子的基本上都是女孩们的家长。
左大虎在一旁也是蠢蠢欲动,忍不住道,“你们俩等一会,我去同夫子说句话。”
“夫子,我是左慧慧的爹,乔小平是我外甥女,俩孩子在书塾可有惹您生气?”左大虎恭敬道。
“怎么会呢?”童夫子坚定的摇摇头,捋着自己的胡须,认真点评道,“左慧慧,人如其名,聪慧机敏,勤勉克己,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乔小平,天真活泼,积极阳光,若能静下心来,定有一番大造化。”
左慧慧,傻学。
乔小平,话太多。
童夫子见其他家长都离开了,压着嗓音低声道,“要我看啊,这一屋子孩子,就属你家的这两个,天赋异禀,”说完还夸张的竖起了大拇指。
“哪里哪里,”左大虎的嘴角不自觉的咧到了耳根,笑呵呵地同童夫子套了几句便礼貌告别,“夫子,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啊!”
童夫子立在原地,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叮嘱道,“路上小心。”
左大虎心情很好,接过俩孩子的书袋,迈着步子往前走,“小平,咱们去镇口看看,若是李大旺的牛车在,你就坐他的牛车回去,若是不在,我只能明日送你回去了。我夜里账房还有事,实在抽不开身。”
乔小平点点头,懂事地说道,“好。”
大旺叔,牛叔,你们俩可一定要在呀!
“我觉得他十有八九是不在的,村里还有许多人家没收完庄稼,肯定上赶着雇李大旺的老牛呢!”
左大虎的话给了乔小平重重一击,但她还是一股脑往镇口走去。
刚出泊口乡的牌坊,她就看到茶摊不远处卧着一只悠闲小憩的老牛。
乔小平开心地几乎要跳起来,“太好了,大旺叔在,噢噢噢~”
“哈哈哈,看来小平的运气还不错嘛!”
三人走过去,李大旺正在帮茶摊老板烧水,左大虎从怀里掏出一个铜板递过去,“大旺,你一会回去的时候把小平捎回去吧,我有点事不能送她了,还要拜托你路上多照看一些。”
李大旺慌忙起身,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接过那个铜板,道,“放心,我一定全须全尾的将孩子送到家,一根头发丝都不少。”
“那我就把孩子交给你了啊,我账房那边还有事,就先走了。”
“行,你去吧!”
慧姐儿有些不舍得,“小平,你真的不继续住我家吗?”
“不了不了,不过你可以跟我一起回我家去。”
慧姐儿有些犹豫,她挺想去姑姑家的,但是小孩子天生对父母的依恋,还是让她选择了留下,“算了。”
“那就大后天见啦!”
“嗯嗯,你回家记得将课业完成,别又拖到开学。”
乔小平:“......”
左大虎带着慧姐儿离开后,李大旺便好奇地问道,“课业?什么课业?”
他莫非是去镇上学绣花了?
真不愧是铜花的闺女呀!
乔小平操着稚嫩的口音,平静地回道,“夫子布置给我们的中秋节课业。”
李大旺感觉自己每个字都能听清,但连起来就听不懂了。
茶摊的老板听往来的人们说过,镇上的书塾今年收了不少女子呢!听了小平的话,他顿时眼前一亮,“莫不是在桃李书塾念书?”
乔小平点点头,“是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对她念书的事情那么惊讶,但她还是比较享受众人惊喜的目光。
“哎哟我的乖乖,真是不得了哦!”茶摊老板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小女娃好好念书,到时候比那些男子考得还要好。”
李大旺总算是听明白了,不由得怵目惊心。
村里谁家的孩子去书塾念书,本就是一件令大家惊讶的事情。毕竟都是土地里刨食的庄稼汉,一年到头能吃饱饭穿暖衣就极为不易了,哪有闲钱送孩子去念书?
现在倒好,乔小平,一个女娃娃,竟然去念书了。
书有什么好读的,男孩子都读不出什么名堂来,更何况女孩。
就算是左家庄的乔永塘,也没有将女儿送去书塾呀!有这钱,还不如让闺女学个刺绣啊,裁剪啊啥的。
乔大山夫妻俩疯了不成?
李大旺越想越觉得难以置信,忍不住问道,“小平,你一年束修多少钱?”
“好像是二两银子。”
她有些记不清了。
“还有别的要交的钱吗?”
“有的,书费,一本书好像是一两银子,夫子说一年能学三本书。”
周围众人均倒吸一口凉气,看向乔小平的眼神也变了。大家纷纷猜测,这小姑娘家里得有多少钱呀,竟这么浪费。
见大家都不说话,乔小平乖巧道,“大旺叔,我先去坐牛车上啦!”
李大旺忙道,“好,好,去吧!”
她一走,其余人都围在李大旺身边,你一言我一语的问个不停。
“这小姑娘家是哪的?”
“她家是做什么的?这么有钱!”
“这家里怎么也得有成百上千两吧!”
“我可听说了,读书可费钱呢,要想读出点名堂来,少说也要一千两。”
“那可不,你没听她刚刚说啊,束修二两,书费三两,这就五两银子呢!如果一直读的话,童夫子教不了她,去县城念书,束修就更贵了。”
“她爹娘怎么想的呀?竟送女儿来念书!有什么用呀?”
“是呀!拿这钱给她留作嫁妆不好吗?”
“......”
牛车上的乔小平忍不住腹诽道,你们讲话就不能小点声吗?她还在这呢!
不过几步的距离,真当她耳朵聋呀!
不过乔小平确实将他们的话听到了心里,不禁开始担忧以后要面临的严重的经济负担。
到了村口,乔小平从车上跳了下来,“大旺叔,我走了。”
“去吧!”
李大旺看着她的背影,一瘸一拐的牵着老牛往家里走去。
“回来了?”大旺媳妇招呼道,“正好饭熟了,先吃饭吧!”
“这是今日赚的铜板,你收好,”李大旺将腰间的荷包解下,递给媳妇,想了想,问道,“咱家现在有多少钱呀?”
“怎么了?”大旺媳妇浓眉一蹙,面露不善,“怕我接济娘家?”
李大旺连忙摆手,“不是不是。”
大旺媳妇没有说话,依旧直直盯着他。
李大旺解释道,“乔大山的闺女,你知道吧?叫乔小平。今个她坐我的车回家,你猜她去镇上干啥了?”
“干啥?买糖葫芦了?”
李大旺摇摇头,揭晓答案,“念书去了。”
“啥?”
“你没听错,就是念书,在镇上的桃李书塾。我问了,每年束修要二两银子,书本费三两,男孩的话,可以住在书塾,管吃管住,每年要交一两半银子,再加上笔墨纸砚啥的,每年约莫要十两。”
“乖乖哟,这么多!乔大山家里挖出金子了不成?”
“她一个女娃娃都去念书,咱家小子这么排场,不比她聪明?”李大旺指着自己的帅气儿子,继续道,“我便想着问问你咱们有多少积蓄,也送咱儿子读书去。”
“读书有什么用?”大旺媳妇脑子不太好使,一根筋,她觉得念书不如拳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