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自留地里收的花生还有一些,我给你炒出来点,明天你去孟家带过去,人家专门请你上门玩,可不能空着手去。”
苗兴擦了擦头上热出来的汗。
“你妈说的对,咱们家虽然不如孟家日子好,但是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你这是第一次正经的去孟家,孟家是个讲究人家,应该也会准备不少东西招待你们,空着手不合适,我去自留地里挖点土,让你妈给你炒点花生带着。”
“爸,我去拿手电筒给你照着。”
“不用不用,”
苗兴摆了摆手:“月亮亮着呢,就挖点土,我能看见,你在家里待着吧,给你妈搭把手。”
等爸走了,苗珍钻进厨房。
“妈,你这挑啥呢?”
“傻丫头,挑点长得饱满的给你炒出来。”
“不都是吃吗?”
苗珍扒拉一下簸箕里的花生:“宁宁她们不会在意这个的。”
“不管人家在不在意,这都是咱们的心意,祁宁专门上门来说,说明人家把你当值得招待的朋友,那咱们也得上点心,朋友也好,亲人也好,都得是有来有往的,不能人家家有,咱们就什么都不准备,没这个道理的。”
汪云借着这个机会教闺女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以后也是这样,不管别人家日子再好,你也不能缺了礼数,人家看的不是这些东西,看的是你的心意,再说了,咱们大队谁家没承过孟家的情,别忘了,咱们大队小学,用的还是人家孟家祠堂后院呢!”
孟家的祠堂,曾经和进大队的那个功德碑一样,都是杏林大队的标志性建筑。
可惜这几年刚刚开始,孟家的功德碑就被推倒了,只剩下一个底座,但是孟家的祠堂,倒是被护下来了。
一个是孟家人绝对不会同意有人动孟家祠堂,另一个就是大队也不同意有人动它。
“妈,你知道为啥咱们小学用的是孟家祠堂的地吗?”
苗珍边帮妈妈一起捡花生,一边好奇的问道。
“听队里的人讲过,”
汪云回想一下,把当年的事告诉闺女。
“当年,孟家大房的老爷子还在世,就是孟祁平他们的亲爷爷还活着的时候,看队里的小娃娃上个学都要走这么远的路,春夏秋还好,冬天的时候,孩子们手上脚上都是冻疮,老爷子不忍心,开祠堂给祖宗上了几柱香,第二天,就找当时的大队长商量,把祠堂后院的房子无偿捐给大队,让大队建个小学,孟家自己掏钱,起了墙把祠堂和后院分开,后院那边又重新开了个朝北的门,从那之后,那就是咱们大队的小学了。”
汪云一边捡花生,一边给闺女说。
“67年的时候,有一群人跑过来,想要砸了孟家的祠堂,当时大队长带着全队的人站在孟家祠堂面前堵着,不让他们砸。”
“这事我知道,”
那时候她在上小学,老师把他们全部锁在教室里,不让他们出去,后院离前院的祠堂不算太近,他们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还是后来才知道的。
“咱们大队承了孟家的情,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也是因为大队的这种做法,这么些年,谁家有事求到孟家头上,只要不过分,孟家都会搭把手,别的大队,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咱们大队有个孟家呢!”
汪云抬手指了指头上的电灯。
“只说这通电的事,咱们离县里又不近,要不是孟家在这,哪能咱们大队先通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