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儿挑眉看着他:“真没想到你的脸比国土还要大,校长居然都要听你的!佩服佩服!我这就去叫校长来和你对质,看你所说的是真还是假!”说罢就走了。
杨国强并没有把林翠儿的话当真,校长那么一个大忙人不是她想叫就能叫来的,而且为这点小事打扰校长,会给校长落下小肚鸡肠爱计较的印象、
他铁定林翠儿不敢真这么做,只是吓唬他而已。
他冷着脸让学生会的干部把那个负责布置场地的学生会干部叫来,质问他这次文艺汇演状况频出的原因。
他并不是想为林翠儿出头,纯粹是为了自己,明年他就要毕业了,这场文艺汇演考验着他的能力,要是搞砸了,或者出现了大的纰漏对他多少有影响。
就算有人想暗算林翠儿,也别把他卷进来,他当然要教训那个背后使坏的人。
负责布置场地的学生会干部已经调查出真相,拔掉话筒插头和在后台通道左侧设置铁丝的现在初步怀疑是陶慧娟所为。
因为这两个地方事先都已检查好几遍,没有任何问题,可陶慧娟来了之后,又把这两个地方给检查了一遍,如果有人做手脚的话那也只有她了。
众人正在分析陶慧娟这么做的动机,林翠儿带着校长来了。
杨国强看见校长脸色马上变了,从座位上站起来嗫嚅着叫了声:“校长好。”
校长严肃的看了一眼在场的人,问:“谁是杨国强?”
林翠儿故作惊讶道:“校长不认得全校闻名的杨国强学长吗?我还是他向校长推荐来主持文艺汇演的,校长这么给面子他怎么可能不认识他?”
校长一头雾水道:“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你主持节目是学校的决定吗,和那个杨国强有什么关系?”
林翠儿用手一指杨国强:“可杨国强同学非要一口咬定是他推荐我的,他女朋友还为这件事差点要打我呢。”
校长板起脸:“杨国强同学,你怎么能够散布谣言呢!”
杨国强在同学们面前满脸尴尬:“我……我只是开开玩笑而已!”
“开玩笑吗?”林翠儿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意思,“我看根本就不是!要我还原刚才你说谎的情景吗?反正当时有证人,还原起来并不困难!”
杨国强低头不说话。
校长狠狠的把他批评了一顿,问:“杨国强同学,林翆儿同学跟我说你想向我反映这次文艺汇演频出状况的原因,你现在说给我听吧。”
杨国强讶异的看了一眼林翠儿,他以为林翠儿是和校长反映他说谎的是把校长叫来,谁知是为这件事把校长叫来的。
林翠儿挑衅的斜睨着他,她可没那么傻把两人的恩怨摊在校长的眼前,当然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校长骗来,然后见机行事戳穿他的谎言。
杨国强清了清嗓子说:“这件事我们已经查得七七八八了,应该是陶慧娟干的,至于她为什么要这么干原因不明。”
顿了顿,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林翠儿,继续说道:“不过林翠儿同学怀疑陶慧娟同学这么做是针对她,真相还请校长调查。”
校长面色凝重的点点头:“这事我会处理的。”
这次文艺汇演要上电视台,而且还要参加江城高校文艺汇演评比,作为江城第一名校说什么也不能输给别的学校,所以校长比较重视,不然也不会非要林翠儿主持这次文艺汇演了。
虽然中间出了两次小小的状况,但是两次主持人都从容的应付了,所以瑕疵不大,但是有人从中捣乱,这事还是得好好调查调查,该记处分的一定要纪处分。
从学生会出来,林翠儿看见岳晨风早就等在教室楼外,连忙跑了过去。
两人上了车,林翠儿让岳晨风先把车子开到林少华的寝室楼下叫他和他们一起坐车回家。
岳晨风却径直向校门口开去:“刚才我看见小华了,小华非要自己骑摩托车回去,没等我们。”
林翠儿感慨道:“这么冷的天,骑摩托车多冷啊!”
岳晨风瞟了一眼她的衣着,见她还穿着主持穿的礼服,只是外面套了件羽绒服。
关切的问:“穿这点不冷吗?要不要先回出租屋把衣服换换。”
林翠儿摇头:“别那么麻烦,我手里有热水袋又坐在车里,就算有点冷也冷不到哪里去,等回家再换衣服。”
岳晨风特意把车子开快了些,好早点到她家让她换上衣服。
在路上,岳晨风告诉她,明天晚上公司要办个跨年庆祝会,到时他来接她去公司参加年庆。
林翠儿把假发从头上取下来,将身上的天鹅绒羽绒大衣裹紧:“我早知道了,也已经做好准备选好衣服了,放心吧,明天我一定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出了校门口,下了一段坡路,岳晨风娴熟地一打方向盘,车子驶上了大街往大桥的方向开去:“你看你也十八了,什么时候抽个时间去把服装公司和编织厂全都转在你的名下。”
林翠儿道:“等我放假了有时间再转。”
岳晨风点头表示同意,反正元旦一过没多长时间就放假了,这事又不急,没有必要特意请假去办。
回到家里,王玉芝已经做好了丰盛的晚饭,家里开着空调,厅里还是蛮暖和的,林翠儿进去一连打了几个喷嚏。
王玉芝见她穿得这么少,有点生气:“都三九严冬了你还穿裙子!快进屋加衣服去。”
林翠儿从厅进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平时没住人,王玉芝为了省电,就没有开她房间的空调,房间里冷得像寒窑一样。
林翠儿就像从春天一下子进入冬天,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冷战,换好衣服出来,菜肴已经摆上桌了,大家围桌吃饭。
还没吃两口饭,电话铃响了,林翠儿说了声:“我来。”扔下筷子去接电话。
电话是胡娟娟打来的,告诉她说,他们初中同学想搞一个同学联谊会,让她务必来参加。
林翠儿脑海里蹦出前世经常在网络上看到的金句:“同学聚会,拆散一对是一对。”
虽然她们那个班的初中生现在最小的十八岁,最大的也就二十岁左右,估计成家的寥寥无几,不会出现“拆散一对是一对”的情形,但她还是不想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