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二一言不发,就看这群热血青年大哥哥如何自问自答地表演。
谁说得好的,他也跟着点头、鼓掌、沉思,正好把这些思想融入自己以后的童话故事里。
陪这群人蹲院里这么久,共享点思路就当收利息了。
就在王小二的少年天才的高人人设实在快绷不住时,高翰文进来了。
高翰文看着院子里围成团的一群人。垫垫脚才发现是王小二在当小先生。
人群转过身。高翰文才发现张逊肤这几个滞留杭州的倒霉原儒弟子全都在。
只是看着一个头脑不太灵光似的。当初是跟着云建明一起转投到原儒门下的,没想到到现在脑子似乎也没长齐全。围着一个孩子问大道理。
高翰文一一打过招呼后,拜托一旁站着的吴承恩主持第一进院子的情况。
到了第二进院子,高翰文看了又从经济大学堂吸引过来的六个新面孔还是挺高兴的,毕竟沈一贯、朱庚走了,未来多出来的活儿就靠多出来的这些人分担了。刘君墨成了经济大学堂的常务副校长,定了朱庚的班,自然就成了第二进的主角。
高翰文还把郑一冠与何飞隆重介绍了一下,老人比较熟悉,但新人恐怕还比较陌生,正好让其相互熟悉一下。
实务与理论本来就该相互了解嘛。
郑一冠最近在帮助黄峨总结杭州的产业现状。虽然是团建休闲,郑一冠还是带着资料来的。主要是他有一个想法: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杭州目前,利润最高的,就是透明琉璃制造、金属铜铁铝的冶炼、机械制造、纺织、走镖这几个行业。
几乎八成的良民都是这些行业作坊的工匠账房掌柜一类。
既然这些利润高,而且杭州还掌握技术优势,郑一冠打算鼓动西湖商会的成员以及良民社团的成员多投资或者从事这些行业。
这些行业,一万两银子投进去,一年就得有三四千两的利润。要是放大个一万倍。届时杭州自然能够迅速发展壮大。
只要杭州或者浙江能在朝廷意识到之前发展到尾大不掉,自然也就不怕朝廷的曲折为难了。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郑一冠还打算以良民会费、良民社团资产等为担保,为计划在杭州投资这些产业的作坊提供一些资金与技术上的扶持。原有优势作坊愿意扩大规模更好。
高翰文看着郑一冠那焦急的神情,就知道这娃太着急做出点成就了。这是没有难度创造难度也要上的节奏。
“何飞,你现在管着红豆成衣了,你说说,如果郑大劝你扩大产能,提升纺织技术,甚至愿意给你在良民规费上做出折扣,或者融资担保帮助,你愿不愿意扩大呢?”
高翰文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后世太多直至高新技术高利润产业的政策刺激。诡异的不是都失败了,而是即使达成了目标,整体看来也未必是好事。
经济这玩意很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远不是什么扬长避短就能解决一切的。产业政策一是害怕失败,二是害怕太成功后形成路径依赖。到时整个杭州泾渭分明分成依赖并能成功争取产业政策的人群与被政策放弃的人群。那样,即使成功,反而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形成系统的失败,即越成功,越失败。
这其中根本原因在于,良民自发去做和头领统一刺激去做,还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后者良民元老院很可能在将来陷入自我评价的风险。
“会吧,但不会太多。目前红豆成衣主要是在浙江销售,工装是我们经营的大头,成规模的大作坊就那么多。浙江百姓不变得有钱起来,我们市场扩张会很慢。外地市场主要是南京、苏州、扬州、淮安或者其他各地省城的大士绅家的闺阁少女,还有泰西的贵族人家。这部分源是相当稳定的。外地可没有作坊给雇工买工装的做法,百姓也舍不得买成衣。当然,如果外地也能作坊多起来,说不定也会改变。但如果采购工装他们到时肯定有自己的作坊。我们红豆成衣作为外地作坊,还得承担运费,哪怕有成本优势也很难大幅获利的。”
何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这东西自己之前就跟郑大说过。但现在郑一冠就跟魔怔了似的,总说自己胆小误事,要来听一听大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