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十二章 数言轻易惊四座
    翟让对李密的心态和观感很复杂。

    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三个阶段了。

    起初,他觉得李密和他不是一路人。

    人家李密是什么人?出身上说,出自关陇的头等贵族世家,当代一等一的贵公子;干过的事上说,参与过杨玄感的叛乱,无论出身、抑或曾干过的事,皆不是翟让能够与之相比的,两者的差距太大了,天壤之别不为过,所以王伯当几次来瓦岗,他都不松口,不肯收李密入伙。

    随后呢,随着在王伯当、房彦藻等一干李密的死忠、党羽,包括那个洛阳来的道士李玄英等的推动下,“桃李子”这个童谣,还有有道是“王者不死”,而李密历经多次的危险,却都没死掉,每次竟都能安然地得以脱身,似就正印证了李密便是一个拥有着“天命”的,天生的王者,这样的传闻,传得越来越广,再又加上贾雄的推波助澜、以及徐世绩等少数瓦岗寨中的有识之士的尽力劝说,於是翟让犹犹豫豫地改变了心意,乃於前时接纳了李密入伙。

    再接着,对李密的心态的第三次改变,就是现下了。

    听到张须陀要来,翟让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逃跑,撤回瓦岗,却李密乃有胆量,要与张须陀较个高低,最终翟让尽管是被李密说服了,但事实上,翟让对张须陀的畏惧依然是深存在心的,对这一仗能否打赢,他委实是半点数都没有,却不料这一仗,居然是就真的打赢了!

    自己畏之如虎的张须陀,怎么在李密这里,李密就能把他赢得这般轻松、容易?

    遂於此刻,当起身相迎李密,看着龙骧虎步,顾盼间,眸子清亮,若似夜空之明星,——好像是突然之间,比之此前,多出了许多难以隐藏的贵气的李密之时,翟让的心绪端得复杂!

    李密止住脚步,下揖说道:“密拜见明公。”

    “今日此战之胜,多赖蒲山公战前献策之功。公快请起。”翟让还了半礼,请他起身。

    李密起身,环顾随着翟让,亦一起起身来迎接他的徐世绩、李善道、贾雄、黄君汉,并及虽也起身了,但并未近前来迎的翟宽、王儒信等,朗声笑道:“却今战之胜,密之功,微末之功也,全是多亏了明公诱敌得成,诸兄进战勇敢,张须陀才得以授首,我军才得以大胜!”

    “蒲山公,请入座吧。”

    待翟让回去坐下,李密这才入座。

    扈从李密来的王伯当、房彦藻、杨得方等,都坐在了李密椅后的坐墩上。

    李密说道:“明公,在下本应早点过来,拜谒明公,汇报战果,然因处理了下俘虏的事宜,故此来得晚了些,还敢请明公不要见怪。”问道,“雄信兄等怎么不见?还没过来么?”

    翟让说道:“单二郎杀得性起,带着部曲,追击秦琼、罗士信等去了,尚未归还。”将单雄信为何不在此处的原因一语带过,就着李密的话,乃顺嘴把俘虏这事儿又给提了出来,说道,“蒲山公刚在处理俘虏的事?不知公部俘虏到了多少贼官兵?打算怎么处置?”

    李密答道:“正要向明公禀报战果:旅帅以上、校尉以下的官兵军吏,共计俘获得有十余;官兵士卒,共计俘获得有近千。彼辈从张须陀征战多年,多是精锐,若能得为咱寨中所用,必将大有助於寨中,在下因打算从中检其青壮,加以改编,然后便献给明公,供明公驱策。”

    “蒲山公打算将俘虏改编,收为寨中为用?”

    李密笑道:“正是。明公,张须陀其人虽然骄狠无谋,他部中的这些部曲士卒,大都是齐郡等地的府兵军士,除掉近年来跟着张须陀征战以外,很多还参与过征高句丽等战,却俱无愧百战精卒之称啊!彼辈如能为明公所用,对咱接下来的进战,一定会大有裨益。”

    “接下来的进战?”

    李密说道:“是呀,明公!”

    翟让摸了摸胡须,瞅了翟宽、王儒信等一眼,问道:“张须陀已被咱们杀了,东郡、荥阳郡一带,咱寨中已无敌手。蒲山公,接下来的进战?公意所指,是哪里的仗,什么仗?”

    “正因张须陀已被咱们杀了,他此战战败,明公,在下愚见,我军才当趁胜急进,再接再厉!”

    翟让说道:“蒲山公,往何处急进?再接何厉?”

    李密的眸子越发明亮了。

    坐在徐世绩身后的李善道察其神情,约略地瞧了出来,李密现在的心情必是颇为振奋。

    ——可以理解,自杨玄感造反失败以来,这三年中,李密过的是何等狼狈的日子?今日一战,大败了张须陀,他李密的名声,已然是随着此战之胜,即将再度响彻海内,他李密的翻身之机,已经到来。

    但在翟让、翟宽等面前,李密没把他的振奋过多地表现出来。

    他说道:“如明公所说,於今荥阳郡境内,已无我军敌手!杨庆虽然逃走了,然此人,在下素知,一奸猾阿谀之徒而已,并无军略干才。因以在下愚见,我军接下来,宜可急取兴洛仓!”

    杨广继位后,干的几项大的土木工程之中,最重要的是两个。

    一个是疏通、连贯了大运河;一个是兴建了东都洛阳。

    前者无须多言,却杨广为何要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长安太靠西边了,不利於朝廷对江南、山东的统治。江南原先是南朝陈的领土,山东原先是北齐的领土。隋朝建立后,江南发生过叛乱,北齐的旧地也发生过变乱,故此,在长安之外,另选一个地方,作为第二个政治中心,以加强和稳固对江南、山东的统治,是必须,也是必要的。而这个地方,数来数去,最合适的,非洛阳莫属。

    第二个原因是,西魏以今,关陇贵族集团的势力一直都很强大,西魏、北周,包括本朝的杨坚,已是接连三个朝代的皇室都是出自於这个集团,乃至隋朝的得建,也是多靠了这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们的支持。那么,作为皇帝,当然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为了皇权的稳定、为了集权,杨广当然需要想办法打击关陇集团的势力。

    而又怎么做,才能打击、抑制关陇集团的势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江南、山东的士人给引入到朝廷中来。长安所处的关中,是关陇集团的地盘,则如果想在长安把这件事办成,难度可想而知。从这一点来说,也需要再造一个政治中心。这个政治中心,自仍非洛阳莫属。

    前边这两个原因,如果说是军事、政治原因的话,第三个原因,便是经济原因了。

    长安虽好,位处四塞之地,足以遥控中原等地,可现如今关中的经济太不行了,动不动就闹粮荒。杨坚当皇帝的时候,就曾因为粮荒,不得不带着大臣们,从长安东出,来洛阳就食。一次、两次,或许还可以,但堂堂皇帝,不能总当个“逐粮天子”吧?

    相比长安,在“粮食”方面,洛阳所处的地理位置,那就比长安实在是要好上太多了。特别是大运河开通以后,洛阳此处,更是占尽地利,山东的粮、江南的粮,悉都可运到洛阳!

    杨广兴建洛阳的第三个原因,便是他意图把洛阳打造成一个大隋的仓储基地。

    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现於今,洛阳城里和洛阳周边的大粮仓,足足已有三个之多!

    看数字,只有三个,好像不多?

    问题是,得看这三个粮仓的储粮量,都各有多大,这才是要紧。

    这三个粮仓各储粮几何?

    最小的仓是回洛仓,建在洛阳城边,“周回十里,穿三百窖”,折合后世的计重单位,能储粮十万吨;比回洛仓大的是建在洛阳城里的含嘉仓,能储粮五百八十三万多石,折合后世计重单位,大约二十四万吨;而三个粮仓中,最大的,就是李密所说的兴洛仓。

    兴洛仓,又叫洛口仓,位处洛阳城东、荥阳郡西,紧邻荥阳郡,此仓有三千口粮窖,每窖能容粮八千石,能储粮两千四百万石,折合后世的计重单位,近一百万吨。

    可以这么说,回洛仓、含嘉仓不说,只这个兴洛仓,堪称是大隋粮储上的心脏。

    只是,兴洛仓储粮虽多,两千多万石、上百万吨粮,谁看了都眼热,但这么重要的粮仓,守备方面却毋庸多言,自然也是十分严密。从荥阳郡此处,要想打过去,先得过汜水,过了汜水,还有虎牢;这两关之外,兴洛仓离东都洛阳还不远,不到两百里地。

    只凭瓦岗这点人马,就算是刚赢了张须陀,可如果便去打兴洛仓?

    痴人说梦么?

    被李密这话,给震惊到了的,不止翟让,翟宽、王儒信、黄君汉、贾雄等也都被震惊到了。

    翟让挠了挠耳朵,瞪大了眼,说道:“蒲山公,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