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父慈子孝 > 第二百二十五章:亲王接受拷问,银行新增功能
    两千万人口大关。

    百官差点哗然一片,不由小声谈论,交头接耳。

    人口向来是标志着一个王朝的国力与兴盛强度,因为这是直接与税赋,资源,人力供应挂钩的。

    当然,也是反映国家繁荣程度,国家安定情况的重要特征。

    人口越多,越能反映国家繁荣稳定。

    反之,人口越少,意味着民不聊生,战乱四起。

    这是一个正向比例的变化。

    朝廷一年新增两百多万的人口,可以说极大的振奋人心。

    虽然是有鼓励生育的国策推动,但这也足以说明大唐天下太平,百姓才愿意生孩子的。

    这一份功绩,是陛下的,也是文武百官的。

    不是谁独有,可以窃据霸占的。

    你说大家能不高兴?

    李世民带着开怀的笑容,李承乾嘴角也带着笑意,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他知道这其中有很大的水分。

    因为报告上,根本没有做出详细的新增人口划分的区间来。

    正常认知中,新增人口自然是指的的新出生的婴儿。

    但实际上,这一部分新增人口,婴儿所占的比例,连一半都不到。

    也就是不足一百万。

    至于另外多出来的人口,是从哪里来的?

    一部分是归化人员,有外族归化的,也有当年被掳到外族,再次回到大唐怀抱。

    还有一部分是隐匿人口,也就是世家大族私藏,没有上报登记户籍的黑户。

    大唐施行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是按照户籍人头来收税的。

    也就说只要户籍上有多少人,就要按照多少人来缴纳税赋。

    如果户籍上没有的,肯定不用收税。

    黑户就应运而生了。

    造成黑户的现象出现,是多方面造成的。

    一个是世家大族的故意隐瞒不报。手下的黑户越多,他们耕种的田地越多,却不用缴纳相应的税赋,只需要按照户籍人口上交就成。

    二个是逃避赋税与劳役。

    三个是土地兼并的结果。

    四个是户籍管理的漏洞。

    反正,大唐明面上的户籍人口,是一千七百多万,现在是两千万。

    实际人口数,却并不止这些,是要远超两千万的。

    这超出来的一部分,不好估算,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绝对是上好的劳动力。

    如果他们年老体衰,怎么养活自己?世家大族也不是大善人,会收留这样的人。

    必然是能下地干活,吃苦能干,下重力的人。

    这样的人,对朝廷来说也是极为重要,急切所需的。

    李承乾并不太清楚,到底有多少黑户,但绝对是天文数字。

    这一点不少人都心知肚明,却没有人去提及,就当无事发生。

    他是一万个想要把黑户全部给揪出来。

    但当下还不是时候,强行清查,只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甚至有的黑户,反而是不愿意成为白户。

    所以,李承乾要用手段,让世家大族自愿把黑户给交出来,重新登记上户。

    至于怎么做?

    那还不简单。

    李承乾早是胸有成竹。

    他现在有点好奇,长孙无忌为了政绩好看,是怎么做到让黑户登记的。

    没有这些黑户,怕是人口还突破不了两千万。

    这时,长孙无忌坐在房玄龄稍前的位置,接受着百官的目光注视。

    他肯定很骄傲与自得的。

    我当上民部尚书不过一年,税赋八千多万,田地新增两千万亩,人口突破两千万大关。

    就问还有谁?

    我这样的能力,你们看到了嘛?

    我是外戚又怎么样?

    我是有能力有才干,能做事,能为大唐兴盛做出贡献的外戚。

    你们一个个嘴巴都给老夫闭上。

    这些心理活动,长孙无忌就差写在脸上,狠狠打脸那些对他哔哔个不停的狗贼。

    “赵国公。”

    “敢问明年,民部的目标是如何制定的?”

    萧瑀阴戳戳的给长孙无忌上强度。

    朝臣们也是一乐呵,带着玩味之色,等长孙无忌回答。

    今年八千万成了,那明年是不是要比八千万高呢?

    长孙无忌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我特么怎么知道明年什么目标?

    老夫马上都要升任尚书右仆射了。

    哪里还操心民部的事。

    民部的目标,那不是下一任尚书该制定的嘛。

    但他现在还坐在民部尚书的位置上,不是尚书右仆射。

    他该答的还是要答。

    “按照今年的增长,明年民部的目标,是不低于三成的新增。”

    长孙无忌说道,想要杀萧瑀的心都有了。

    今年为了完成目标,他劳心劳力,耗费多少精神,许了多少好处出去。

    今年三成,就是两千四百万,总税收要达到一亿多出头了。

    天知道他要面对多大的压力。

    “赵国公壮哉,有国公担任民部尚书,我大唐何愁钱粮啊。”

    李承乾都觉得萧瑀太不是东西了。

    哪有这么挤兑人的。

    分明是把长孙无忌架在火上烤啊。

    不过,这样也好。

    哪怕长孙无忌去了尚书省,他在民部许下的目标,也会随之带去。

    毕竟尚书省总领的是天下事务,不能说你去了,就不管民部的事了吧。

    李承乾也乐于见到长孙无忌抗压,他不抗压,怎么会知道要求人呢。

    随着长孙无忌下去后,就是其他各部尚书上来,接受拷问。

    一切都很顺利的进行着。

    不过,在这之后,各道州的主官,也有一些人要上来述职,接受百官问询的。

    你在地方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百姓的状况如何等等问题。

    道州主官哪里经受过这样的拷打,从三品的上州刺史都战战兢兢,别说其他主官了。

    在御前,在百官面前。

    一个不好,说不定就栽跟头了。

    救都没有人能救得了。

    每一个上去又下来的,都是暗自抹了一把额头冷汗。

    这真不是人干的事,心里承受差点的,怕是都要当场失态。

    “吴王殿下。”

    “请!”

    报告中本来是没有银行内容,但房玄龄递到东宫后,太子把银行的事情给加了进去。

    他不太明白,银行的事,份量并不足以在大朝议上问询的。

    而且,吴王的身份又颇为敏感。

    怎么看都不太合适。

    但太子要加,他也只好从善如流。

    李恪从李承乾身后,李泰身前起身,一身亲王冕服,彰显得体。

    他在百官比较复杂的眼神中,坐在拷问席上。

    亲王接受询问,这还是第一次,不过大家也清楚,这是亲王正式得以入朝为官的开端啊。

    否则,李恪怎么会有资格坐在拷问席呢。

    李世民对这三儿子的观感,是比较难明的。

    又是欣慰,又是感慨万千。

    他也事先知道,李恪上去后,要干什么。

    “银行自成立后,先是在长安成立总行,随后在十道治所成立分行,总计兑出银元十万,合一千万贯钱,用于大宗交易之中。”

    “从民间交易的反馈来看,银元极大的便利大宗交易,促近交易频繁……。”

    他洋洋洒洒的讲述一通,道:“明年,银行将推广两项重要功能。”

    “储蓄,借贷……。”

    李恪说出这话,其实心里是很忐忑的。

    储蓄还好,借贷就牵扯太大了。

    只不过,百官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倒是让他出乎意料。

    不应该啊。

    “储蓄,是面向大唐所有百姓,凡是家有余财的,皆可存到银行,银行给予一定的利息回馈。”

    “借贷,也是面向全大唐百姓,凡是家有田产土地者,皆是可以抵押贷款,收取一定的借贷利息……。”

    “此两项举措,是银行在陛下精神思想指导下,大唐开拓探索的宗旨引领下,一次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重要尝试。”

    “目的在于,使得大唐的经济增长,商业繁华,钱币流通等……。”

    李恪说完后,就静静的等着百官的反应。

    当即就有官员提出问题。

    “敢问吴王殿下,百姓储蓄,有利息回馈,那么这个利息是多少?”

    李恪正色道:“利息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每年的利息都不固定。”

    “比如说明年推出储蓄功能,一年利息,是两厘,三年利息是三厘半,五年利息在五厘半。”

    “储蓄的年限越短,利息越低,年限越久,利息越高。”

    官员吃惊的说道:“也就是说,十万贯存五年,利息五厘半,一年就是六千多贯,五年时间三万多贯?”

    这个数目一出,百官哗然一片,都是难以置信之色。

    简直就是在送钱啊。

    十万贯如此,那百万贯呢?

    又该是多少。

    他们几乎都要晕眩了。

    “陛下,银行此举,无异于是浪费国财。”有官员当即反对道。

    “是啊陛下,不能这么做,若是人人都储蓄,哪里来这么多钱付利息,国库都遭不住的。”

    “这事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就是浪费国财了?”

    “我看储蓄就不错,由银行管着,家里不放多余的钱财,能减少盗窃之事的发生。”

    “对啊……。”

    百官们各执一词,双方激烈的争辩。

    有的人则是在计算,家里的钱财存到银行,一年有多少钱。

    不用做事,这不就是钱生钱了嘛。

    虽然说有年限,但总比放在家里发霉的好吧?

    “若是有人存了五年,中途取走怎么办?”

    李恪答道:“低于一年,按月算,高于一年,低于三年,按一年利息算,高于三年低于五年,按三年利息算。”

    “这写方面,银行都充满考虑到了的,制定出详细的规定。”

    “诸公不用多虑。”

    他气度沉稳,回答也是有理有据的。

    百官们低声讨论,不过中枢大臣们却没有吭声。

    大事开小会。

    他们事前在陛下与太子面前,都达成统一的共识了的。

    眼下是拿出来,让百官知道,朝廷要推动这项举措罢了。

    不管百官如何反应,该推的还是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