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
大朝议。
群臣在承天门外汇聚等候,在京的皇子,身着亲王朝服站在一边。
百官频频看去,眼神有不明之色。
此外,还让他们心头复杂难明的,是另外一群人。
大唐公主!
她们今日也要参加朝议。
不论是高祖之女,还是陛下之女,只要是在长安的,今日皆在。
是太子奏请陛下,得到应允的。
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也没说公主不能参加大朝议啊。
对这些公主,他们是又怕又畏的。
若说亲王,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还能说三道四,弹劾弹劾。
但这群公主,满朝文武,怕是没有一个愿意得罪的。
撒泼耍横,娇蛮霸道。
那是出了名的。
除了陛下,谁都管不住。
惹到她们,直接上手挠人都是轻的。
五姓七望不愿娶大唐公主,那也是有道理的。
这样的公主,入了他们家,那不是狼入羊群,什么有辱斯文?
人家直接把斯文给你干碎。
“宋国公来了。”
萧瑀一到,百官的目光就放在他身上。
最近这几日,萧瑀可是长安的热点人物啊。
谁知道,画风一变,萧瑀成超级大忠臣了。
五姓七望还为之前的过错,上门赔礼道歉的。
萧瑀感受到百官的注视,很是平静。
我受的委屈,那是为太子受的。
现在所有的委屈,都找补回来不说,还得到那么大的补偿。
你们有能耐,去给太子受委屈去啊。
说不定五姓七望也能给你上门道歉的。
“看他得意的样子。”
“呸!”
崔敦礼暗暗啐了一口,要不是形势所致,不把你萧瑀声名毁了,就烧高香吧。
还会上门赔礼道歉?
做梦吧。
他们是典型的口服心不服的,走的无非是一个过场。
房玄龄,魏征也是多看了萧瑀两眼。
这等风波就无形化解,消弭不见。
程知节也在,他专门等着这一天,想要看热闹的。
谁知道,热闹估计看不成,自己反而成小丑了。
想着太子怎么解决这事,结果就这么风轻云淡。
啥事也没了。
“我特娘的,咸吃萝卜淡操心。”
他无语的摇头。
这时。
宫门开启。
亲王,公主,百官有序入内。
太子自是还没有到,所有人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什么时候,太子跟他们一起入宫。
那说不定,是天有变。
文武重臣进入太极殿,殿内的布局有所改变。
在太子之位处,稍后一步的位置,有序摆放着多个软垫。
亲王进殿后,在礼官的引领下,站到那些软垫之后。
公主们则是安排到丹陛的角落。
随着殿外传来山呼。
他们知道太子来了。
当太子迈步走入太极殿,群臣山呼。
“臣等参见太子,恭问太子殿下安康!”
李承乾满脸笑容,道:“孤安!”
“诸公免礼。”
边走边颔首示意,来到太子之位,他也没坐下,与李恪,李泰,李愔,李治等人打了招呼。
旋即迈步朝长乐等公主走去。
“殿下。”
不管是李渊之女,还是李世民之女,皆是朝着李承乾盈盈行礼,眼眸亮堂堂的,都带着恭敬之色。
“朝议之后,还请诸位姑姑,妹妹们,到东宫来吃个便饭。”
“我可准备好上好的海鲜大餐,招待你们的。”
李承乾说完,朝着长乐点了点头,转身回去。
公主们低声叽叽喳喳的交谈起来。
百官们听到,也当无事发生。
亲王要是敢不守规矩,肯定礼官要站出来指正。
但这群公主,谁也招惹不起。
就高祖之女,要是哭喊着,父皇不在,尔等就欺辱我们。
别说百官头皮发麻,李世民都要炸毛的。
“陛下临朝!”
“臣等参见陛下,恭问圣安!”
看得出来,李世民的心情很好,他一出来,群臣就能感受到。
“朕躬安!”
“免礼!”
“入座!”
“臣等谢陛下恩典。”
李世民袖袍一展,金刀大马的坐下,靠着椅子。
群臣入座,李承乾也跪下,李恪等人也在他身后跪坐下,人人正襟危坐,仪态严正的。
“今天我很高兴啊。”
李世民指着左手角落处的公主们,“公主齐聚一堂。”
“我许久都没看到她们了。”
“还有亲王也在。”
“好,好!”
言语中透露着的高兴,是个人都能听得出来。
“哈哈!”
他仰头大笑一声,“今日还是太子主持朝议。”
“遵旨!”
李承乾当即道:“各部奏事!”
长孙无忌当即出班,持着笏板,道:“臣有本奏!”
“准!”
“民部与工部商讨,为推广新式农具贞观犁,增长良田肥地,决意……。”
长孙无忌说的是补贴一事,中枢大臣都知道,也参与其中商讨的。
“春耕已过,正好是推广之际。”
“臣请正式颁布这项补贴国策,激励农耕大业。”
没有人反对的。
春耕进行的时候,不好推广,现在嘛,完全可以放开手脚的干了。
很快。
这一项决策通过,将正式颁布推行。
随后商讨了其他事情。
很快,皇子留京一事,就摆在大朝议上了。
“孤提议皇子留京,听闻有诸多大臣反对的。”
“孤听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既然有反对,那就听听反对的理由。”
“不知道诸公有何教孤的?”
李承乾说道。
目光在百官之中一一扫过。
但久久没无一人发生。
太极殿内可是安静的可怕。
李世民也不在意,他几乎是门清。
知道太子把该摆平的都摆平了的。
今日大朝议,在他看来,无非就是走个形式。
他看了一眼角落的公主们,有这些公主在,有些大臣是不会说话的。
至于先前长安闹得沸反盈天的事情。
太子也给解决了。
想到萧瑀开中门迎五姓七望的赔礼道歉。
他心头就有一股别样的快意。
“陛下!”
“太子殿下!”
魏征起身站了出来,高声说道:“臣反对皇子亲王留京!”
他一站出来,群臣有些小骚动。
任谁都没想到,敢出来反对的,竟会是太子太傅。
太子难道没把魏征给说服吗?
“太傅,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李承乾也有点好笑,但也没办法。
“陛下,太子殿下。”
魏征严肃的说道:“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皇子全部留京的。”
“就算有些例外,那也是一个两个,受天子宠幸,破例而为。”
“可就算如此,也给朝局带来不小的动荡与不安。”
“若是皇子全部留京,臣不敢想象,会给朝局,江山社稷带来什么何等可怕的危害。”
“太子爱护关心弟弟,是出于身为长兄的关爱,臣深感钦佩与欣慰。”
“可如果这份来自长兄的关爱,不被认可,反而带来被他人利用,又该怎么办?”
“殿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臣怕殿下一腔热爱,终究是错付了啊。”
魏征手敕笏板,痛声跪地,“还请殿下三思后行,不要酿成皇室操戈,再出现……。”
“魏征!”
李承乾还没开口,李世民勃然大怒,喝声喊道。
群臣脸色也是一白,不由微微俯身。
魏征这是在找死嘛?
竟敢隐射玄武门之变?
什么酿成皇室操戈,再出现什么?
再出现玄武门夺位之事来吗?
皇子们也是沉着脸,很不好看。
公主们也是看着魏征,神色不善。
“满嘴胡言乱语,信口雌黄。”
“朕的儿子们,兄友弟恭,和睦共处。”
“在你嘴里,朕的儿子就不能相互信任,如此不堪?”
李世民咬牙切齿,脸色之难看,“三番四次朕都容忍于你,你却变本加厉,今日公然在大朝议离间皇家亲情。”
“你真以为朕不敢杀你不成?”
群臣心惊肉跳,不敢直视。
李孝恭,李靖等人心头也是有点恼怒。
我李氏子弟,怎么就不行了?
“陛下。”
魏征道:“臣是胡言乱语?臣在信口雌黄?”
他单手持着笏板,用手指了满朝文武,悲痛道:“满朝公卿,谁不知道皇子留京,会带来什么后果。”
“我大唐设官吏几近过万,竟无一人敢站出来,劝谏陛下,劝谏太子,道明利害。”
“坐视陛下,太子犯错,置江山社稷不顾,朝局天下不稳。”
“我若不言,他日煌煌史册,自有后人言之。”
李世民双拳握紧,怒目而视,几乎要吃了魏征。
群臣也是一片怒容。
魏征站起身后,道:“他们不言,臣独言之,何来离间?”
“我独言之,百官沉默之,事不关己。”
“他们是不是想等到大错铸成,让陛下留骂名与千秋万代?”
李世民俯身,虎目逼迫,帝威具现:“独你一人是忠臣良臣……。”
他蔑声道:“贤臣?”
“我只是直臣!”
“无君无父的直臣?”
轰!
无声之间,殿内似乎有龙吟咆哮。
群臣匍匐而下,不敢言语。
亲王,公主们也不敢泰然自若,急忙与群臣一般。
李承乾岿然不动,他眼神很是平静的看着魏征。
他其实心里在幽幽的感叹。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讲,魏征是没错的。
但他的格局到底是局限在这个时代,难以明白李承乾的所作所为,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只不过,他是没想到魏征会在这事,会如此的坚持。
百官默认,不反对的情况下,他还要站出来反对。
魏征抬头,不敢相信的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却是根本不相让,就这么冷眼看着魏征。
“陛下!”
魏征失神道:“臣早年丧父,年少流离,几经颠沛,大志无望,觉得这辈子蹉跎了事。直到贞观年,才得圣明天子,以为信赖重任。”
“臣读史书,闻有一言。”
他眼眸含泪,悲伤道出:“既食君禄,君即我父!”
噗通!
魏征重重跪倒在地,双手伸展在头前,低声哭泣。
“既食君禄,君即我父。”
“我何以无君无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