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7章

    世人尽道英雄好,谁人怜见英雄老。百战定乾坤,天策谁不晓?北伐威名震,南抚德化高。贞观兴治世,英名万古标。

    李泰摩挲着老爹一字一句写下的叮嘱之词,洋洋洒洒十二篇,这字字都是呕心沥血,句句都是父子情深。

    李世民是在看过李泰写给李治的各种教材之后,深刻地反思了一通,觉得自己也应该给儿孙们写点什么,才在装病,呃不,养病期间动笔写下十二篇的告诫之言。

    李泰捧着这些纸爱不释手,这不只是金玉良言更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与放不下。

    李泰琢磨着该怎么做才是真的对老爹好,若是秉着一颗忠君的心,就当俯首帖耳,做个顺臣即可;若是秉着一颗孝亲的心,就当唯命是从,做个孝子即可。

    李泰既不想做个只知忠君的顺臣,也不想做个愚心孝亲的孝子,他想要给老爹真正的快乐,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欢喜,满足他真正的需要,让他的人生走向更美好的圆满。

    思来想去,自己一直都很听话,如果说有什么和老爹意见相左的地方,可能就是这次东征,李泰不同意老爹御驾亲征。

    李泰考虑到两个层面,一个是老爹提出御驾亲征,太子若是不拦阻的话,会给人留下太子不够贤孝的印象。

    李泰很看重他的清誉,名声是大事,可不能有一点点的污点,无论如何他都要做足了拦着老爹东征的戏。

    他考虑的另一个点是这次的东征胜算极大,上次就只差一座城没攻下来,若不是气候原因也就灭了高句丽了。

    这次不会拖延到冬天了,上次是以陆路为主的行进,这次咱们有大型战舰了,必须以水路为主的行进,会更早的到达也会更猛烈的出击。

    以前的东征是艰苦战,这次的东征是去捡军功的,李泰想把这个功劳揽到手。

    身为大唐皇太子身上没点军功是说不过去的,李泰不是虚情假意的拦着李世民御驾亲征,他是真想把这次的功劳记到自己的头上。

    李泰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老爹年轻时征战四方,为大唐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登基后薄赋爱民,为大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石;文修史、武开疆;北方平定了突厥、南方安抚了百蛮、西收天竺、吐蕃。

    算起来天可汗一生的功业也就差东征高句丽未竟全功,如果高句丽在老爹的手里灭掉,那老爹的人生就圆满了。

    除了东征之功,老爹的荣耀也就差个封禅了,等老爹东征归来,直接就去封禅,这样老爹的人生就没有任何的遗憾了。

    大明宫真的是十辈子都住不够的地方,李世民从皇家园林御苑出来,回宫的心情竟有几分的迫不及待。

    掀开轿帘向前一望,见李泰和李治一左一右并辔而行,也听不到他们哥俩在说什么,就见他们不时地转头看向对方,边走边聊的样子甚是亲密。

    李世民轻轻地放下轿帘,顿时觉得老怀甚慰,皇家最薄的不是红颜的命,而是兄弟的情。

    谁敢奢望皇家会有真正的兄友弟恭,会有真正的手足相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