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终于通电啦
苏月转头又问小二和青青说道:
“你们在砖厂烧砖的时候,看见那些人干的苦力了吧?一个人要背多少块砖?你问问他们累不累?”
小二点头说道:“有的人一次要背上二三十块砖,他们也挺累的。看样子好像特别辛苦。
“有一个年轻人不小心把砖弄倒了,砸的自己脚都青紫了。没办法回家休息去了,可这几天就赚不着钱。”
“他走的时候,还哭唧唧的说:这下少赚了好几天的钱,家里面还等着钱用呢。”
小二说完,旁边的青青也跟着点头。
卫子峰瞪大了眼睛,咬着唇不吭声。他很清楚:这一堂课就是给自己上的。后娘说的这些话,也是给自己说的。
他也不是不想好好学习,可真的是有些学不进去呀。
卫子峰心底有些浮躁,但沉默着没敢说话。
村子里的电装了三天。
因为要装电,村里的人很多都会没事出来看热闹。
既好奇也有一些期待。
这边的电装好,苏月找了安装队的负责人详细询问他:
“如果我想把电扯到那边的牧场,需要多长时间?如何办手续?”
负责人说:“现在我们暂时还没有那个权限。”
“做这样的事需要向上面申请。”“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村子里的村长和负责人去申请才行。”
“可即便是如此,也还要等到这边所有的工程全部都装完了,才会有时间给你处理农场那边。”
而所谓的所有的工程,是指周围的十里八乡都通上电。
当然,如果想往农场那边扯电,还需要自己掏钱。
苏月挠了挠头。
觉得这些想要实现还真的是需要时间。
不仅如此,也还需要打通村长那个环节才行。
她有些犯愁。现在反而不那么热衷于上设备了。
因为就算设备上来,没有电,也无法启动。不管怎样,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先到城里去转转再说。
终于,这一天的晚上村子里通电了。
村长在大喇叭喊了喊。
苏月那边已经把灯泡装上了。
听到声音后,便拽开了灯绳。
屋子里一下子亮了起来,小二和青青开心的跳起来。
一边拍手一边跳。
旁边的卫子峰站在那,好像稳重了很多。
脸上也带着笑容,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果不其然,虽说给了电,但整个村子里真正上了电灯的,除了村长家、刘全家,就只有苏月他们家。
原本还以为小蝴蝶也会上,却没想到小蝴蝶居然无声无息。这一晚,村长把刘全找过来问道:
“你不是说可以偷电,怎么偷?”
刘全说道:“现在别着急。叔您放心,这事我比您还上心呢。”
“前两天咱们就先这么着,你等三四天后,她麻痹大意了,我再找人干这事儿。”
村长想想也好。
最后说道:“行了,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如果到了月底,掏的电费超过5毛钱,就由你出。”
刘全咧嘴。
电已经通了,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苏月这边也放松了一些。
虽说答应孩子们要买风扇,可这会儿都要到冬天了,电扇买回来也没有用。
等到明年天热的时候再买回来就行了。苏月联系了老龙,又进了一趟城。
这次她转了转。发现城里的确是有不少地方可以喝到奶。
但像她记忆中那种装到袋子里,封装了以后直接成袋卖的还很少。
倒是有一部分可以放在瓶子里。
苏月看着瓶子里的那些奶,琢磨了一下。
这个密封杀菌倒也不难,但运输怕是有些麻烦。
她知道怎么给这些瓶子消毒杀菌。回头可以弄几个回家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而且城里对于奶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想要把牧场里产的奶送到城里去,就需要有交通工具,说到底还是需要买车。
苏月知道:暂时还是无法达成这一点,最起码一年之内是不行的。
不过倒是可以把这个放到日程上。
逛完了市场,苏月又去了一趟教育局。
遗憾的是:并不知道夏文博的叔叔叫什么名字。
不过她四处问了一下,姓夏的,好像教育局当领导没有姓夏的。
有一个打扫卫生的倒是姓夏。
苏月琢磨着:一个打扫卫生的,不大可能会让夏文博的母亲那样理直气壮的把靠山说出来。
看样子还得想办法查一下这事儿。
回到家里时,苏月感觉有些疲惫。
卫东端了一杯茶过来,问道:“今天进城,可还顺利?”
苏月现在已经不怎么把卫东当傻子了。
因为他平常说话交流什么的跟正常人差不多,就是有的时候会冒傻气。
苏月很清楚:她的那些香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看样子卫东脑子里的淤血已经慢慢的开始消散。
要不了多久,他应该就能恢复正常。
所以她也就习惯了这样的卫东。
如今卫东问起来,苏月想也不想地回答道:“不大顺利。”
“我想找夏文博的叔叔,却没找到。也不知道那个是夏文博的叔叔?还是夏文博母亲的叔叔?”
卫东不解地问:“你问这个要做什么呀?”
苏月转头看了他一眼。
想了想,还是把自己在学校里听到的事跟卫东说了。卫东这一听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眸底似乎酝酿着风暴一般,低沉的说道:
“这么说来卫子峰和小二被赶出来,是因为夏文博妈妈在后面给鼓捣的?”
苏月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猜也是这个样子,而且,听了他们的话后,我便更加笃定了这种猜测。”
“我就说嘛,我只不过去说了几句话,不至于老师就生这么大的气。甚至把咱们的孩子赶出来。换成正常人也不会这样做的。”
苏月想了想接着说道:“我问过小二。好像他从到了学校之后,老师对他特别关注。上课经常会提问他。”
“反而别的学生把手举得老高,老师也不会问。”
“除此之外:不仅问小二,还会问卫子峰。”“每次上课的时候,她几乎都会提问卫子峰。用老师的话说:他学习成绩差,太笨,就得多关照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