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阿姨红姐又上线了。
这一章聊聊一对寒门逆袭的夫妻肖灵均和陈桥。
肖灵均和陈桥是地质大学的一对学长学妹,他们在一次系里举办的活动中偶然相遇。小灵均来自甘肃一个民主的农村家庭,陈桥则来自新疆干部家庭,哥哥姐姐在当地都是领导。
陈桥发现灵均就是一块好玉,她决定用学生家庭获得力量,加持灵均。
那时的肖灵均刚刚完成学业,凭借着卓越的成绩被分配到了帝都市的地矿部门工作;而陈桥则还在校园里继续深造。
时光荏苒,两年后陈桥,顺利毕业,并以优异的表现同样进入了帝都的地矿部门。
缘分使然,她与早已成为未婚夫的肖灵均再次相聚。不久之后,两人喜结连理,并迎来了爱情结晶。
这对夫妻携手走过风风雨雨,从最初单位分配的单间小屋,慢慢奋斗到拥有独立的单元房,最终住进宽敞舒适的三居室楼房。生活中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肖灵均和陈桥的性格相得益彰,一个沉稳内敛,一个爽朗担当,一个灵动均衡,一个像大桥一样挺立,夫妻俩仿佛是上天注定的完美组合。如此般的天作之合,实乃佳偶天成。
二十多个寒暑转瞬即逝,夫妻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如今的肖灵均已经担任重要职务,事业有成;而陈桥也荣升高级工程师,备受尊敬。更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的儿子不负众望,成功考取了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学位,前程似锦。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这几天,陈桥为了心中的困惑,跟红姐交流想法。人这辈子,想要的名利,如果不及时止损,无止境。幸亏,陈桥自己及时醒悟,一首《临江仙·送钱穆父》,让陈桥几天的执念,内化。
“宋代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词句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钱穆父:即钱勰,苏轼友人。
都门:指汴京。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红尘:飞扬的尘土,后指人世间。
春温:如春天般温暖。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此指送别的官妓。
颦:皱眉。
逆旅:旅舍,旅店。
红姐跟陈桥带着读者朋友一起走进诗词中,感受苏东坡送友人的叮咛。陈桥穿越时空,进入宋朝,与苏轼邂逅相遇。肖灵均则化身钱穆父。夫妻两人互为灵魂摆渡人。
诗词的上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佑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佑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以主为主,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写月夜送别友人。友人所去瀛洲为僻郡,繁华不如越州,更不如开封府。特别是熙宁年间又连遭旱灾、地震,赤地千里,五谷不收,倾墙摧栋,遍地洪流。百姓南来逃荒,到元佑年间仍未恢复元气。钱穆父由知开封府徙越州,复徙瀛洲,每下愈况,内心郁郁寡欢。早春时节,春风已绿江南岸,而河北仍然朔风凛冽。但规定的到仕期间已逼近,不得不启行。因此“惆怅孤帆连夜发”。夜中分别,送行的也只能是“淡月微云”。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别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在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在宦途多变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就不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了。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送别词的结尾,一般均为友人解忧释虑,此首从道家借用思想武器,流露出一定的消极成分。但在当时,他为友人提供一种精神力量,使友人忘情升沉得失,虽远行而能安之若素。词人对老友的眷恋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复。
此词以思想活动为线索,先是回顾过去的交往,情谊深厚,怀念足珍。话别时对友人关怀备至,双方意绪契合。而展望未来,则以旷达相期。感情一波三折,委曲跌宕,写得可谓动人心弦。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宋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诽谤朝廷”罪贬谪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纵横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俗话说得好:“好女人旺三代”,一个贤惠的妻子能够扶持丈夫实现高远的志向,让夫妻二人如同比翼鸟一般并肩高飞。而也正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艰难旅程之中,成功地化解了内心深处的那份执念......他终于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珍惜身边的人,守护那份真挚的感情。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容易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迷失方向,陷入无尽的欲望旋涡中无法自拔。然而,陈桥却在逆境中坚守初心,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与丈夫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他逐渐放下了过去的包袱,用宽容和爱去对待周围的一切。
最终,灵均不仅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更赢得了家庭的幸福美满。他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位一直陪伴在身旁的贤妻。正是因为有了她的鼓励和信任,才使得自己能够战胜重重困难,走出困境。
而这段经历也让陈桥深刻领悟到,不仅要有担当、有责任感,还要懂得感恩和珍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家庭的后花园,为家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当下,珍惜眼前,陈桥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做“好女人”。
同时,她跟红姐交流,我希望让更多新分到地矿系统的大学生,能看到未来的路,砥砺前行,看到希望!她希望能让更多的明白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不纠结,不执念。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比如说遇见谁?
珍惜眼前人,共同奔向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