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阿姨红姐上线了。
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最近,虎嗅一篇文章《体面的中产家庭,正在杀死自己的孩子》,标题让人心惊胆战。
点开一看,是一部电影的简介,说是有一个香港中产家庭,父亲是受人尊敬且收入丰厚的律师,母亲是全职太太,两个儿子,住在大房子里,每年都有出国旅行计划,一切都让人羡慕。然而,大儿子因为成绩一直考不进班上前25名,在10岁的时候因为不堪父亲的“侮辱式教育”,跳楼了。整个家庭在这个事件之后几乎破碎了。
以至于有些人,觉得要孩子太麻烦了,不如及时行乐。决定做丁克,不要孩子,觉得那样轻松,省事。
“东亚中产父母”也因此成了该篇文章口诛笔伐的对象。有人说,“你以为的爱,或许是一种毁灭”“这个外人看上去幸福、温暖,向上的家,身处其中的人,无一不在坠落,甚至毁灭。”
如果是三年以前,很多父母可能加入作者的阵营,觉得这位爸爸确实不可饶恕,孩子活得开心就好,何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呢?但是,随着家里的娃慢慢长大,上幼儿园,不禁自嘲,原来过去崇尚“佛系养娃”的父母也忍不住帮孩子规划未来,时不时讨论20年后的经济形势,担忧到时他是否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未来是否能维持目前家庭的生活水平,他的智商会不会“均值回归”,阶级跌落......
所以说实话,如今的我们,对电影中这个爸爸的行为动机,是理解的。
和这位爸爸一样,红姐周围有许多朋友都是从小地方摸爬滚打上来的。他们凭借着“小镇做题家”式的刻苦努力,孤身一人奋力前行,才好不容易跻身于中产阶级之列。
尽管嘴上常挂着“鸡娃太累、内卷无用,一切都得看孩子自身造化”之类的话,但实际上内心深处依然坚信“只要足够努力便能改写命运”这个道理。毕竟,自己正是依靠不懈奋斗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啊!想必这种观念也代表了当下,绝大多数生活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里的中产人士……
“这条路我们一起走过,所以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也照着这条路走,从而获得相对稳定安逸的生活,有什么不对呢?”红姐周围的精英朋友们说。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说,“孩子的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人生不是只有考学这一条路可以走,也不是只有工作和升职加薪,孩子们应该自己去探索自己的生命,去享受生活。
这句话说的没错,儿孙自有儿孙福。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经典语言。红姐的姥姥常常说,树大自直。姥姥内心强大,安稳指数绝对百分之百。
但问题是,对很多“小镇做题家”来说,想要确保孩子未来能够维持在中产阶级,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准,能为他想到最安全的路就是——至少考上名校,然后出国深造读硕士,如果可以,最好就是读父母的专业,然后跟父母一样在某系统工作。父母对那条“轨道”非常熟悉,走好这条路需要用到的技能和资源,都可以都教给孩子。走这条路,孩子未来的确定性很高。
虽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哪个父母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摸爬滚打,受太多煎熬。
和富裕阶层的家庭不一样,他们不仅可以把资产直接传给孩子,还可以创建信托基金,给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托底。但普通人还没有那个财力,可能最多能帮孩子买套房就不错了,他自己的生活费还是得自己赚。
这也是有些中产阶级为什么最为焦虑的原因,因为除了在考学、教育方面的经验,真的没啥可以传承的。万一他上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单位,要去其他领域发展,父母几乎两眼一抹黑,只能任其自我发育。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有点焦虑,但对比现在有些鸡娃得快要疯魔的现象,大多家长还是理智很多。
红姐一个经济学出身的博士朋友阿金说,她知道做决策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确定性以外,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预期收益。对于中产阶级来说,虽然孩子考学这条路的确定性看起来比较高,看起来可控,但是,当年通过考学获得的收益,未来的孩子们确定就能够获得吗?这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这两年,这位博士朋友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帮硕士生规划就业去向。她有一个硕士生特别优秀,明年要毕业了,想走选调生进体制内,问她是考公务员么?她小声说,“老师,我如果考公务员,大概率是要去下面的区县(也就是我们理解的县城),如果要留在市区至少要考进前30名,太难了。即是考进了,还有好多北大清华的学生和我们PK。是实在太难。”听完哑然了,现在连一个985大学的硕士想留在本地当公务员都这么难。
类似的例子大家这两年见到的肯定不少。这些都折射出一个现实,国内传统教育的回报率在不断下降。红姐和朋友也会经常问自己,如果孩子们寒窗苦读,考上了985,也成功读了研,最后却发现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还是很难,怎么办?这也是有可能。
硬币的这一面是985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硬币的另一面却是:有很多职业的收入比想象中要高,学历门槛却并不高。例如小区里的宠物医生、医美顾问、美发店的金牌Tony、美妆师、装修设计师、滑雪教练......通过聊天我们发现,他们的收入很多都不比当地公务员差,靠着自己的技能,工作的稳定性也还不错。
随着这样的例子看得越来越多,红姐和朋友心里那根紧绷的弦也松了下来,假使孩子未来真的成绩不佳,考不上名牌学校,找一门靠得住的手艺不断精进,或许也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有个手艺,至少能养活自己。
而且,最近很多朋友讨论的结论是:孩子的学历或许已经不是保证人生的下限,真正的技能才是。而技能的培养,不是靠“鸡”出来的,更多需要孩子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发挥他们本身的自驱力和兴趣。
在失业率这么高的现在,其实没有一份光靠学历就能维持的工作,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保持“市场价值”,才是真正的“安全”。我们可以鸡孩子到十八岁,但他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自己走。
所以,朋友们也不断告诉自己,给孩子做规划还是得用动态的眼光去看问题。
红姐朋友那一代的“小镇做题家,背后大多都有望子成龙的父母——短期内,人类总是高估自己“逆天改命”的能力,总会下意识忽略这代“龙凤”蹁跹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在40年超高经济增长提供的无数机会。
阿金说,耶鲁大学和西北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写的一本书——《爱,金钱和养育方式》(《Love,Money&Paren》)。他们的结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选择哪一种教育方式,其实并不是父母自己的选择,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影响教育方式的经济学原理,主要还是投入产出比。”
换句话说,教育逆天改命的超高回报率也许才是这几代中国家长“鸡娃”的真正根源,但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上行才是教育超高回报率的土壤。
孩子们自然要懂得,天地间行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任方圆。
因此,阿金不禁心生疑惑,开始揣测起来:当接受教育所带来的超高回报逐渐变得如同镜中花、水中月一般虚幻飘渺时,人们是否会慢慢地选择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呢?
他们是否会不再将希望寄托于通过教育获得高额收益,而是寻找其他更为可行的途径呢?这种“用脚投票”的行为或许意味着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也可能对未来的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毕竟,人们总是倾向于追求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如果教育无法再提供令人满意的回报,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去探索新的道路。这样一来,原本被视为改变命运重要手段的教育,也许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
十年甚至二十年,环境和经济变化,大浪淘沙,孩子自己才是掌舵人,父母送一程,风雨兼程的还是孩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