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功名利禄?要位高权重?还是,呵——”
盛帝说着,自己倒笑出了声,“你若要这些,朕倒安心了。”
“崔道元也聪明绝顶,也心细如发,但朕从不忌惮他至此,因为他有赤裸裸的野心,他身后有崔家,身前有老二。”
“可是修直,你不一样,你什么都不要。”
“当年,朕本无意让烨儿再与你扯上关系,是稷儿他弥留之际,拉着朕的手,让朕无论如何都要答应,让烨儿做你的学生。”
“朕到底没舍得叫他含恨而去,便点了头,可这......却成了朕最后悔的决定。”
“烨儿如今与你亲厚太过,视你如师如父,连朕这个血亲,都比不过。”
“所以修直,告诉朕,你究竟要什么?是否想着,挟幼主以号令天下?”
其实,连盛帝一时之间都说不清,他所忧心的到底是什么。
他明明阅人无数,却不能彻彻底底看透江浔。
江浔似乎不在乎权势,可瞧着,却偏偏又心中有所求,似要有所为。
他忧心,烨儿对江浔依赖太过,到最后赵家的皇位名存实亡,赵家的江山也沦为江浔一展宏图之地。
很显然,江浔听出了盛帝的言外之意,也读懂了盛帝的忧虑与不安。
穿越过来后,他确实混沌过,迷茫过。
他所在的时代,无数前辈为了推翻了君权,不知流了多少血,牺牲了多少性命。
而这个时代,依旧君权至上。
他曾试着,向老师聊起他所推崇与向往的新思想。
可开明如老师,第一次厉声训斥了他,甚至抄起一旁的戒尺,狠狠打在了他的胳膊上。
老师说,这是大逆不道,是逆天而为,是自寻死路!
他是个执拗的,偏跪得板正,与老师据理力争,最后却败下阵来。
他因此辗转反侧,静思数日,在一片混乱中恍惚意会了老师的用意。
历史太长,翻开全是答案。
华夏尚且历经数千年的君权统治,方在漫长的岁月中艰难跋涉,逐步迈进如今的新民主与新时代。
他何以认为,自己可以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封建时代一蹴而就?
百姓大多目不识丁,他们日复一日地躬身于土地之上,为果腹而忧,为生存而碌碌奔波。
你同他们高谈阔论思想与变革,不如捧给他们几碗米,分给他们几亩田。
那些丰功伟绩、千载功名压在普通百姓身上,从来都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所以在这个时代,能有一个开明勤政、爱民如子的君王,止兵戈、减刑罚、免农税、轻徭薄赋,于百姓已是至幸,是盛世了。
而他脑海中那些,由无数先辈以热血与生命为代价总结凝练而成的崭新思想,亦当竭力传承后世。
待到有一日,时机成熟,或许这些思想也能指引如他那一辈,倾尽全力救亡图存的有志之士,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成为暗夜中前行的明灯!
所以,圣上问他要什么?
他要信仰成真,要盛世降临,要见国泰民安!
而这些,在这时代,需要一个明君。
圣上该是隐约看出了他心中所求,担忧他取烨儿而代之,篡夺了皇位。
可他江浔今日之所以得人心,得贵人相助,是因着他不贪恋权势,又为民请命。
若有一日,他当真挟天子以令天下,便是乱臣贼子,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反贼。
如张献、陆将军乃至岳丈大人一般的忠臣直臣,第一时间就容不得他,彼时他又谈何为国为民?
乱起,则民殇,而后天下动荡。
还有一点。
圣上说,烨儿视他如师如父。
人心换人心,除了当年受太子殿下所托的缘由,多年相处,他视烨儿同样是徒似子。
若非要说人心叵测、世事无常,烨儿日后或会有变数?
性情亦可塑,真情更可贵。
且世间诸事,欲成大业者,岂有不冒风险之理?
上一世奔赴战场时,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今生,又何妨?
这瑰丽长河,熠熠史卷,本就是吾辈前赴后继所谱写与织就,若死,愿做筑城沙砾,做后来之辈的踏脚之石。
江浔没有回避盛帝的问题,除了瞒去穿越相关的一切,他悉数如实道来。
盛帝闻言不由心神恍惚,随即翻涌而上的第一个念头却是:假的。
场面话谁不会说?
他江浔难道是圣人不成?
江浔却似乎早就料到盛帝有此质疑,他面色不改,转身看向殿外,沉声道:
“圣上,如微臣这般,心怀盛朝、系念家国、眷顾百姓之人,实在数不胜数。”
“您大可召见微臣的岳丈大人、陆将军、张御史,乃至国子监的学子,甚至普天之下万千黎庶。”
“家国面前,多的是无畏无私之辈,臣之唯一不同,不过在于与皇孙殿下是师生罢了。”
“当年圣上潜心向学,挥毫成文时,念得不也是家国天下,立志创千秋伟业,成万古明君,垂范后世,彪炳史册吗?”
言罢,江浔朝盛帝恭敬行礼,躬身一拜。
盛帝神色几番变化,眉宇间似有一丝动容悄然浮现。
然而,数十载如影随形的深重疑忌,早已深入骨髓,绝非轻易便能拔除消散。
再者,既然如江浔所言,大盛朝忠心耿耿、胸怀家国之人犹如过江之鲫,少他一个又何妨?
身为帝王,江山社稷之稳固高于一切,到底不能留下哪怕一丝一毫,有可能撼动赵家统治根基的潜在威胁!
思及此,盛帝撑着玉案,缓缓起身。
可他还未开口,江浔却蓦地抬起头来,俊郎的面庞在明暗交叠的御书房里,也显出了几分与往日不同的神色来。
“圣上这是,非要臣这条命吗?”
盛帝闻言眉心一跳,霍然扭头看向江浔。
然而,还未等盛帝做出反应,殿外便响起了福顺公公仓促又急切的声音:
“圣上,太子妃娘娘携皇孙殿下求见!”
盛帝闻得此语,双眸之中寒芒乍现,如利刃般直刺江浔。
他以为,是江浔为了活命,将赵元烨母子请了来。
若果真如此,江浔对烨儿实在说不上有多深的情谊。
那么他的担忧,假以时日定要成真!
盛帝正这般想着,可下一刻又怔住了。
因为江浔眉头紧蹙,此刻面上流露出的,是与他如出一辙的震惊与意外。
此时,殿外已然响起求见之声:
“儿臣求见父皇!”
“孙儿求见皇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