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话题我们可以聊聊,请教那是不敢当啊。”赵佶笑着说道。

    他看一下李隆基的年龄,推测李隆基来的时候安史之乱还没发生。

    想到李隆基缔造的盛世,他并不觉得李隆基会问自己政治上的问题。

    他猜李隆基应该是向他请教书法吧。

    事实上李隆基也确实是个热爱书法的人,他的隶书写得很好,许多博物馆都收藏了李隆基隶书的拓本。

    不过在其他字体上,李隆基倒是差了些。

    赵佶有这个猜想也正常。

    “你是我后来之人,安史之乱我就不多说了。

    现在藩镇已经被我养起来了,我在努力回收军政财权,你有什么建议吗?”

    李隆基是真的虚心请教啊。

    史书上也记载了赵佶回收皇权的过程,不见一滴血,没有杀戮,也没有争得你死我活,就连章惇,也只是被他流放后郁郁而终。

    他就是一副毫无根基的弱者的的形象,弱弱地跟在向太后和曾布的身后,一副很听话很好操控,并且对向太后很孝顺很害怕的样子……

    然后在向太后和曾布一不注意的时候,悄悄使劲,等向太后和曾布反应过来,他已经众望所归了。

    清除掉自己的反对势力,他也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他是个大艺术家,书法艺术上是,政治手段上也是。

    李隆基的正式手段也很了不得啊,可聪明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好学,他有信心削弱那些被他养起来的节度使,不代表他不愿意多学一些东西。

    赵佶怎么收回皇权的,史书上没写的细节,他就想亲自问问本人。

    “啊,你说这个啊。”赵佶也是聪明人啊,他哪里不知道李隆基这是在避免安史之乱?

    “你的情况比我简单多了啊。

    节度使的军政财权那是你给出去的,在你之前他们只有军权。

    他们的根基,没我要应对的那些文官深啊,你可以这样……”

    赵佶开始给出一些建议。

    李隆基和赵佶的情况不同,可很多事情,逻辑都是相通的啊。

    融会贯通,是一个聪明人该有的基本智商。

    李隆基认真记下来。

    安禄山从范阳发兵南下,势如破竹,河北二十四郡十几天失守……

    大唐真的和平太久了,郡守兵将都失去了战斗能力,那不是靠几个颜真卿李光弼就能挡住叛军的。

    强兵是必要的,那强兵之前呢?

    现在杀了安禄山容易,只听命于安禄山不听命于朝廷的幽州兵力,如何处置?

    杀了安禄山,其他也手握重兵,也同样有地方财权和行政权的节度使势必会有所怀疑,又如何处置?

    他现在要面对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

    权力下放容易,要收回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要不然,宋真宗挖下的一个坑,也不至于从宋英宗到宋徽宗,花了世代君主才把坑填补上了。

    哪怕赵佶填补了赵恒挖下的坑后又挖了另一个更大的坑,也不能否认他确实把赵恒的坑填上了啊。

    ……

    李隆基和赵佶两个大艺术家在这边聊着,孩子们在另一边认真作画写字雕刻,或者做别的艺术品。

    这时,赵匡胤和赵光义在楼上磨刀霍霍。

    俩人从医务室前的传送点来,到了休息室,看到休息室里那些宋锦、香云纱、漆盘、汝窑瓷器,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