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玦在他自己的情况,稍微稳定下来,就立刻出了帐篷,虽然有李辰熙的‘清洁术’,让他不用洗漱,可他的脸色短时间内,却是无法改变。
李辰熙看着面前的刘玦,虽然依然是一副贵公子的模样,可是细看之下却可以发现,他深深的疲惫,特别是那惨白的脸色、乌青的眼圈、以及那比之以往更深陷的眼窝。
看清刘玦的模样,李辰熙后悔的情绪,不由又加重了些许,暗自告诫她自己,以后断不能再自以为是,好好一个翩翩佳公子,弄成现在这副模样,倒是她的罪过了。
刘玦看着和一月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李辰熙,见她面露愧色,不由露出一抹温柔的笑:“辰熙,你回来了,刚才谢谢你了”。
李辰熙收敛情绪,笑着回答,“恩,回来了”,对于刚才的事,他们都没有多说,功法她已经教给他了,剩下的只能靠刘玦自己了。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李辰熙并不想随便给刘玦出建议,他们关系虽然还可以,可还没有到可以互通功法的程度,毕竟让对方知道了自己的功法,就等于知道了自己的命门。
师父能指导弟子,那是因为他们是最亲密的师徒关系,师父对弟子的情况了如指掌,弟子对师父也是信任有加,才能毫无顾忌的提出建议。
刘玦显然也是深谙其道,李辰熙能给他说那么多已是难得,他没有多嘴再问什么,否则很容易让对方尴尬也让自己难堪。
两人携手向着戊那边走去,虽然有清洁术,可积累了好几天的臭味,也需要时间消散一下。
很默契的两人聊起了,李辰熙和戊在蒙国的经历,察觉到刘玦现在精神不济,李辰熙只随意的说着,期间的一些趣事。
刘玦体会到李辰熙的心思,不用他费心,感激之余,也当听一个乐呵,好一番宾主尽欢的架势。
说回戊,他想着林风的状态,估计他和刘玦,应该有好几天没有好好吃饭了,虽然熬粥更花时间,他还是做了,多搭一个灶台而已,其他的菜也大都偏清淡。
看到李辰熙和刘玦一起过来,戊手脚麻利的将桌椅摆放好,给刘玦见礼后,戊看着他主子憔悴的样子,想要加一道肉菜,只是时间上来不及做了。
正在烦恼,戊想到了他给林风带的‘姜豉’,既是肉却又不会油腻,现在吃正好,果然用膳时,刘玦确实多食了几块,明显很是喜欢,倒是让戊后悔备少了。
酒足饭饱后,林风帮着戊去到一旁收拾,戊说了几句,只是林风已经睡了一觉,并不愿意去休息,戊也就不再多言,两人默契的干活。
用过晚膳,刘玦的精神也是好了许多,笑着对李辰熙道:“辰熙,诚如你刚才所言,这一路还算顺利”。
李辰熙看到刘玦,那时不时皱起的眉头,知道他这是刚刚开始修行,并不能很好控制住自己。
那功法虽然简单,是个修仙者都会的,可难的是要时时刻刻运行,可修仙者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修仙者,也不是万能的。
世人往往只看到修仙者光鲜亮丽的外表,似乎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却看不到他们背后的各种坚持付出。
世人梦寐以求的耳聪目明,对于他们修仙者而言,都是需要克服的难关,而且这道难关,随着他们的修为日深,还会越来越难。
这个时候就看出传承的重要性了,对于这些可能遇到的问题,师门都会提前考虑,会帮助弟子,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提前做好准备。
刘玦缺了的就是这一步,李辰熙不会随意,臆测她师父的行为,不过就她师父,那大而化之的性格,忘了的可能性很大。
虽然有炫耀之嫌,李辰熙还是偷偷的勾起了嘴角,他师父如此性格,可对她的事,却是做到了事事上心,件件尽力。
李辰熙刚才之所以会如此详细的教授刘玦,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然是因为他是刘玦;
其次是刘玦修行的功法,是她师父李义给他的,虽然注定成不了师兄妹,但他师父说过,他以后说不定也能成为他们的同门;
最后一点便是李辰熙认为是她自己判断失误,才让刘玦多吃了这么些天的苦。
但是让李辰熙再做更多却是无法,诚如她刚才所言,每个人的状况都不同,她并不能给出很好的建议,未免误人子弟,也就只好闭口不言了。
李辰熙看着刘玦笑道:“有你的吩咐,这一路上,戊做的很好,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刘玦对于林风和戊,一向都是最信任的。
李辰熙继续道:“接下的行程就都在龙国境内了。”
这本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刘玦知道李辰熙是在照顾他,不用费神思考,配合的道:“是啊”。
似乎想到什么,刘玦奇怪的问:“修仙界的大世家,似乎都在龙国范围内?”
李辰熙对于这点正好听她师父李义讲过:“当初修仙界和世俗界分隔两界的时候,两界的接壤之处本就在龙国境内”。
这一点刘玦是知道的,认可道:“我们皇室对于这一点亦有记录”。
李辰熙继续道:“后来修仙界灵山自封,两界屏障消失,剩余的修仙界地界,和世俗界开始莫名融合,也大多出现在龙国境内。”
刘玦点头称是:“我们皇室密闻上有记录,原本的龙国其实没有这么大的地界,是有一日突然就出现了无数山川以及修仙世家”。
李辰熙笑道:“当初的皇室还派人查探,那个皇帝也算是个人物,发现这些人都是高人,趁着修仙者突遭变故,人心惶惶之时,当机立断撤走周边百姓,隔绝了双方接触。”
“明明都是人,就你们修仙者可以御剑飞行”,刘玦想到什么,开始背诵道:“西南地界,突生山林,林中数人,疑似堕仙,性格高傲,喜怒无常,宜远离”。
李辰熙也是第一次,听到‘堕仙’这一说法,“堕仙?倒是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