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日报”上每隔一段时间,兴华科学院便会刊登有关于蒸汽机和蒸汽火车的研究进度,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关,而他们又解决了哪些难题,以及又遇到了哪些新的难题。
当然,这些一开始都只是简单的提一提,并没有特别郑重的宣扬。
但是随着三个月前蒸汽机与蒸汽火车彻底研究成功,并且试行成功,大明日报上面的“生活百科”板块,全部都是夸蒸汽火车的内容,并且连续登报三个月之久!
动静之大,就连正在大明各地巡查的朱元璋和马秀英知道之后,立刻从地方返回了应天府,准备看看秦宇研究了许久的蒸汽机与蒸汽火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而秦宇则告诉他们,三个月后的今天,可以来乘坐验收蒸汽火车。
所以这个时候,应天府城外新设立的应天府火车站台,朱元璋已经开始抱怨了。
“怎么还没到?不是说那啥子蒸汽火车的速度很快吗?”
一旁的天子朱标笑着安抚,“应该快到了,我已经听到蒸汽火车的汽笛声了。”
随着朱标话音落地,轰隆隆的声音由远及近的响起。
众人立即循声望去,隐约可见一个冒着滚滚黑烟,发出轰隆隆巨响,宛如一条正在怒吼的黑色巨龙,向他们快速驶来。
不到片刻,刚刚还远在地平线的蒸汽火车已经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而秦宇顶着‘科技圣人’的身份马甲,从蒸汽火车司机的机长室走出来,向朱元璋、马皇后、朱标三人微微躬身一礼,而后伸手邀请。
“请太上皇、太上皇后、陛下以及诸文武百官上车。”
朱元璋一马当先地走了进去,马皇后、朱标以及其他一众文武百官紧随其后。
进了第一号载车厢之后,朱元璋当即四处扫视一眼,第一感觉就是小,整节火车车厢宽不过三米,长不过二、三十米。
其次能够乘坐的人也很少,左右两侧虽各有一列座位,但一列座位只能坐十三个人。
也就是说,整节火车车厢也就只有二十六个座位而已。
朱元璋一个位置,马皇后一个位置,朱标一个位置,朱棣一个位置,秦宇一个位置。
朱雄英这个大明太子还在北疆草原,暂时没有回来,所以这次试坐蒸汽火车倒是没他的份。
而被朱标带过来长长见识的嫡次子朱允熥,以及同样被朱棣带过来长长见识的嫡长子朱有嫩也各占一个位置。
最后再加上六部九卿十国公也各一个位置,刚好坐满二十六个座位。
剩下的一众文武百官、勋贵侯爵,乖乖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官衔,分别去乘坐第二节火车车厢、第三节火车车厢……
随后,秦宇关上火车车厢门,站在火车车厢的最前方。
见状,朱元璋开始抱怨起来,“花了两千万贯钱,你就研究出这么一个豆腐块大小的地方?”
“这都还没有咱的茅房大,总共也才坐二十来个人!”
虽然知道朱元璋只是习惯性的小气抠门,所以才抱怨了两句,不过秦宇也还是开口解释,“这节车厢是贵宾车厢,所以能够坐的位置才比较少。”
“如果去掉这些位置,单纯只是站着,那么一节火车车厢是可以站两百到三百个人,而如果是普通座位车厢能够坐一百个人左右,一列蒸汽火车大概有十五到二十节车厢。”
“也就是说,如果全部站着,那么一列蒸汽火车一次大概能够运载三千人到六千人左右。”
“如果全部都是普通座位,那么一列蒸汽火车一次大概能够运载一千五百到两千人左右,这已经相当于半个军团到一个军团的将士数量了。”
“而且同一条铁轨道路不代表只能够行驶一辆蒸汽火车,只要间隔好发车时间,防止追尾,并且有足够多的蒸汽火车,一天下来至少可以发车四十八趟。”
“也就是说,一天下来少则可以运输七万两千人到九万六千人左右,多则可以运输十四万四千人到二十八万八千人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
秦宇说完,话锋一转,“意味着如果有需要,那么拱卫京师的三十万京营将士几乎可以在两到三天之内,全部通过蒸汽火车运输到大明朝任何地方!”
“这代表着什么,我想太上皇陛下应该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听完秦宇的话,朱元璋立刻变得神色郑重了起来。
作为曾经执掌大明数十年的天子,现在的太上皇,朱元璋可太清楚一到两天之内能够将数十万京营将士运输到其他地方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大明的调兵能力,将会恐怖到一个离谱的程度!
而如此恐怖的调兵能力,即便地方上有叛乱,大明朝廷也随时可以轻易将之镇压。
像以往历朝历代的起义,为什么能够越演越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朝廷无法及时镇压地方叛乱。
所以才导致了地方叛乱趁着朝廷大军压境之前的十天半个月,或者两三个月的时间疯狂壮大。
壮大到最后,朝廷主力都无法将其镇压,这也是元朝被推翻的因素之一。
而大明如果能够将这样的蒸汽火车铺设到全天下,那么大明就再也不用怕什么地方叛乱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催促,“不是说这蒸汽火车跑起来很快吗?快点给咱跑起来看看!”
大明能不能杜绝地方叛乱,可就看眼前这个蒸汽火车到底有没有秦宇吹出来的那么厉害了。
而朱元璋想到的东西,天子朱标以及其他六部九卿十国公想到了。
一时间,在场所有人除了朱橚之外,全都一脸期待的看着秦宇。
因为朱标以及其他文武百官没有体验过蒸汽火车,但是并不代表朱棣也没有体验过。
虽然朱棣是兴华医学院的副院长,但是凭借着自己周王的身份,以及和秦宇的交情。
在秦宇带领着兴华科学院一众顶尖工匠、学子试乘蒸汽火车的时候,朱棣靠着自己的厚脸皮以及不怕出车祸,也跟着蹭了好几次乘坐蒸汽火车。
所以相比于其他人,朱棣自然知道秦宇所说是真的,同时也少了几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