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元璋后面给的那一堆这可那可的特权,他还是挺满意的。
日后在这大明天下的范围之内,他若不想施礼行拜,那么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逼他施礼行拜。
甚至除了天子之外,其他人见了他都低他一等,需要给他施礼行拜。
在看到秦宇坦然接下圣人神农氏之名后,在场的一众文武百官皆是艳羡无比地看着秦宇。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一个新的圣人将冉冉升起,成为大明除去天子之外最为尊贵的存在!
朱元璋这时冲秦宇淡淡一笑,“先生发现、种植的地瓜,具有让万万人果腹之功!”
“因此,今日但凡先生有所求,朕必当允之!”
听到朱元璋的许诺,在场一众文武百官又是一惊。
但有所求,必当允之!
天子金口一开,那么必然不会反悔。
也就代表着不管秦宇提出多么过分的要求,朱元璋此时都会答应。
想到这里,一众文武百官皆是无比羡慕嫉妒恨地看着秦宇。
原本得到圣人神农氏封号的秦宇,身份地位就已经无比尊崇了。
现在再得到一个能够任意提要求的许诺,那更是一步登天之中的一步登天啊!
秦宇这时淡淡开口,“若是可以,我想要向陛下求一间与国同休的农科院,招收天下各县农户之子,教导他们种植培育农作物之术。”
“以便日后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培育出亩产量更多、作用范围更广的农作物!”
朱元璋当即回答,“既然先生想要一间与国同休的农科院,那朕便赐先生一间与国同休的农科院!”
“不知先生想要的农科院为何名?”
秦宇毫不迟疑地答,
“农科院名为……兴华!”
朱元璋威严地点了点头,“拟旨,赐当代圣人神农氏一座“兴华农科院”!”
“农科院院长为正二品衔,由当代圣人神农氏兼领,只对天子负责,只管理农科院……”
“只要地瓜一日不绝于大明,不绝于天下,那么“兴华农科院”则永世不裁!不减!不撤!”
“此事,写入皇明祖训,列为皇明祖训第一条,并且通告大明天下四方!”
朱元璋将之前向秦宇许诺的那些条件,全部一一说了出来,浩大威严的声音传遍整个现场,将一众文武百官都震的心神恍惚。
事到如今,他们哪能不知道今日这一切,全都是朱元璋提前安排好并且决定了的。
如今但是是走个流程,正式通知一下他们而已。
不过纵然知道这一切都是提前决定好的,他们也无可奈何,更加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言反对。
先不提朱元璋本人的威慑力,单是那几堆还在他们身边堆放着的三十六石地瓜,就足够让他们所有人闭嘴。
毕竟这个时代,终究还是民以食为天的时代!
让全天下百姓都吃饱的大功德,任何赏赐都不为过!
站在祭台上的秦宇,听着朱元璋下旨的声音,抬头看了眼天空,刺眼的阳光让他不禁眼睛微眯,喃喃自语。
“从立夏到秋收,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而当朱元璋的赐封旨意下了后,在场的一众文武百官皆是知道大明的政治权力结构,又将再次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说之前一个月,大明的政治权力就已经在朱元璋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变化。
比如原来只是正三品衔的六部尚书在裁撤了中书省和丞相,直接对天子负责后。
六部尚书的权力地位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被更进一步地拔高到正二品的衔级。
但是之前的那些变化,说到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再大的变化,始终都还是局限于他们一众-文武百官的内部。
换句话说就是肉都烂在了锅里!
反正不管朱元璋怎么折腾改革,又再怎么划分政治权力,最终还是由他们这些人来牢牢占据着那些政治权力。
但现在不同了,有着正二品衔的农科院院长,再加上三个正三品衔的农科院副院长,以及五个正五品衔的农科院系主任。
最后再加上一堆正七品衔的农科院讲师,以及毕业后即授正九品衔的农科院学子。
这样的农科院在朝廷所占据的政治权力,以及相关影响力,已经不弱于一般的朝廷六部了。
而且农科院上至院长、下至学子的一应人员,全部都由农科院自身进行任职、选拔,并不经过朝廷六部之手。
只上报天子预览备份,这也就意味着农科院更是超然于朝廷六部之外!
再加上现在这个农科院是由当代圣人神农氏负责执掌的原因,论及地位之尊崇,即朝廷六部与之相比也要低上一头!
在面对农科院成立已经无可更改的结局的情况下。
在场一众文武百官皆是在心里思索着,怎样才能在这个新成立的农科院中分一杯羹,占据一份属于自己的权力份额。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并不难想,那就是把自己的子嗣送入到农科院里。
毕竟农科院如今很明显只是初创,除了当代圣人神农氏这个院长之外,还有秦宇这个副院长、系主任、乃至于讲师什么的职位,都仍然空悬未决。
这要是将自己的子嗣送入农科院,将来当上正七品的讲师、或者正五品的系主任,那么说不定自己儿子的权势地位比他这个当老子的还要高了!
若是运气再好一点,能够被当代圣人神农氏收为弟子,那往后他们家也可以说是继承了真正圣人之学的圣贤世家了,这一下子就把自己家的底蕴给提高了好几个大档次!
想到这里,曹国公李文忠忍不住看向秦宇,开口询问,“敢问神农氏,不知农科院何时开始招收学子?又有何要求?在下有一次子,聪慧好学,愿入农科院求学!”
话落,西平候沐英立即开口,“在下也有一次子,吃苦耐劳,品性纯良,心幕农学之事久已,愿入农科院为学子!”
随后,一大群文武百官皆是熙熙攘攘地开口,纷纷想要送自己的儿子进入农科院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