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林煜通过复杂演算后,所得出的太阳半径,那不知比大明……不,是整个大地、地球大了多少倍的太阳。
于谦终于是体会到了林煜开头讲课前,说的那句话:“我们,包括整个大明、容纳大明的,都不过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
于谦喃喃叹道:“林先生,宇宙浩瀚无穷极也,不论是自封万物灵长的人,还是这花草树木、茫茫大地,在这宇亩之中都是渺小如一粒尘埃,那我们(人)的存在,以及这大明盛世,于此世又有何意义?”
嗯?
杨荣、郑和、袁忠彻三人,本来还在研究思索林煜画在地上的计算公式,突然就听到了于谦“大彻大悟”的话。
“于贤侄……”
杨荣微微一愣,当下就要开口劝说。
抛开现在的马甲关系不谈,杨荣还真就有些欣赏这个叫于谦的御史新人。
不仅是正儿八经的科班(科举进士)出身,且能在朝堂之上敢言直谏,面刺皇帝的过失错误,最关键的还是林煜林先生的亲传弟子。
就凭这几日的观察下来,眼前于谦与林先生的关系,就绝非一般师徒可比,而是真正有着倾囊相授,继承衣钵的意思。
虽然二人的年龄相差不大,甚至于谦这个弟子,还比林煜这位先生要更大一一些,但学无前后,达者为先,年龄从来不是问题,关键在于陛下的圣眷。
林先生很早就在陛下心目中,有着堪比道行大师的分量,就连杨荣自己也这么认为。
而于谦呢?
倒是没林先生那么夸张,但同样也被陛下记在心里,用一句成语来说,这就叫简在帝心。
还是同时被陛下、太子记在了心上,只要未来不犯什么原则性错误,那保底也是个穿红袍的。
杨荣今年也有五十多了,按他估计,陛下不说春秋鼎盛,那也起码能在位十年,开创个十年“仁治”盛世。
十年以后,杨荣估摸着自己也该到时候,告老还乡,享受含饴弄孙之乐了。
作为内阁重臣,皇帝的心腹,杨荣就算要退也得先找个能接班的,才能安稳退下去。
这不光是给皇帝和朝廷找个能用的顺手的“新员工”,也是为了自己将来辞官归养留个底。
毕竟,本朝也是有着前车之鉴的,李善长告老归养,选了胡惟庸做接班的。
然后……就满门抄斩了。
可能也有李善长自己的个人问题,但看错了人也是真的,让李善长重来一遍,绝对不可能会选胡惟庸做接班人。
贪恋权势可能真的,可你也不能真的认不清自己的政治定位啊!
说回当下,杨荣刚要开口劝导于谦这个自已相当看好的政治“接班人”。
林煜却是抢先一步,开口劝解道:“什么没有意义?你是人,又不是禽牲,怎么会没有意义?”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我给你们讲课说,怎么去算地球的质量、太阳的半径,不是让你们认清自己有多渺小,宇宙有多广阔,而是为了打破大明理学的僵化统治,打破浑天说错误引导下的天人感应说,这两样东西继续存在下去,只会遏制大明的进一步发展,对大明的未来没有任何好处。”
杨荣本来还想趁机帮着劝导一下于谦,听到林煜的后半句,瞬间就不说话了。
林先生这是到底想干嘛?
他还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把这全新的日心说,重新往天人感应业和理学上面去圆。
而且,也已经有了些眉目,毕竟林煜没有公开说反对理学,反对天人感应,他只是反对浑天说,觉得浑天说不可靠。
那无非就是找借口罢了。
董仲舒靠牵强附会出来的“天人五行说”,愣是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正好大明的国号,本身就有着“日月为明”政治含义。
太阳在前,月亮在后,太阳为宇宙之中,月亮为大地守护(卫星)。
如此,暗合天意,日心说不就也喻示着大明的国运昌隆。
这么好的理由,现在用不了,因为林先生直接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打倒理学,打倒天人感应,前者还好说,只是本朝而已,后者放在任何一朝,都是不能碰的滑梯。
就算只是打倒理学,本朝那些信奉理学的儒生读书人,又岂能善罢甘休。
这可是关乎着儒家的传承正统,自从董仲舒搞出了天人五行,儒家就已经逐步具备了“宗教化”的外在趋势。
虽然名义上的儒家一直都只是学派,但内里却比任何宗教更像宗教。
大明的云南布政司,在两宋时这里曾经是大理国的地盘,蒙古人为了攻打南宋,采取了多段路线进兵的策略。
藏地、大理国、贵州……都被作为进兵路线,而被蒙古人吞并统一。
嗯,没错,贵州就是因为蒙古人准备绕道进攻南末,才得以从偏僻山沟发展建省的。
因为四川人太能打了,还干死了蒙古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钓鱼城之战),导致蒙古人走不通四川,只能绕路走南边的山区。
虽然最终没用上,但也在这里修建打通了大量山路、驿站、军仓,并陆续建立了零星的城镇聚居区,逐渐以此为基础发展建制设省。
回到云南的话题,云南在大理国统治时期,因为大理的段氏国王是依靠着密宗(佛教的一支)的支持,才得以在诸多大姓中夺得了权位,这使得密宗成为大理国教,而迅速发展壮大。
密宗同样也成了段氏的后援,二者相互倚仗,互相支持,段氏国王出现问题,需要退位让贤,往往都会选择剃度入密宗出家。
哪怕到了段誉(不会一阳指)时期,国王的权力已经被权臣高氏完全架空,密宗也依旧作为段氏最后的支持力量,保护着段氏的王位不失。
作为代价,密宗不仅为大理国教,也彻底与大理国的政治、文化合二为一。
大理国学习中原王朝,推行科举制,但他们的科举制怎么说呢?
就是你得先去密宗的禅院拿到了度牒,相当于你要考科举做官,得先在寺庙里当和尚毕业了,成为高僧才能再去做官。
大理国的官员、读书人,通通清一色都是佛儒双修,且佛法为先,儒学反而是靠后,稍微会点就行。
就连大理国的儒家经典,也通通都用密宗的梵文进行翻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论谁得势,都必须得到密宗的支持,不然就无法在大理国境内施政。
然后……
大明来了,大明正统科举出身的儒家官员,在看到了梵文翻译的儒家经典,怒不可遏。
于是,密宗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