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 第二百八十章 元朝北界
    前面说过,元朝的主体民族蒙古人,作为崛起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政权。

    因为环境气候的压力,被迫对外展开扩张征服,同样也对开拓广袤的西伯利亚,有着天然的近水楼台之便利。

    而这一对外开拓扩张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元太祖(追封)成吉思汗时期—元太宗(追封)窝阔台时期—元世祖忽必烈时期。

    第一阶段的成吉思汗,没有太多别的目的,他征服西伯利亚主要就是为了彰显权威,扫除北方的不服从部族势力,所以派遣了术赤大范围招降了西伯利亚远近的森林游牧部落(林中百姓)。

    第二阶段,窝阔台统治下的蒙古帝国,对中亚、欧洲发动了大规模西征,西伯利亚也在西征的行军路线之中。

    这一阶段的蒙古帝国,陆续探图点亮了“北海”与“日不落山”等广袤疆域。

    最后是忽必烈时期,这时段的蒙古帝国已经陷入分裂,元朝几乎独占了包括华夏、蒙古、西伯利亚在内的亚洲地区。

    为了支持郭守敬对《授时历》进行编纂测量,元朝进行了规模空前巨大的地图测验。

    尤其是岭北行省(西伯利亚),就贡献了三个测影所:和宁(蒙古高原)、铁勒(贝加尔湖)、北海(北冰洋畔)。

    所以,别的王朝对疆域地图测绘都是以《地理志》为依据,只有元朝采取的是《天文志》为绘图依据。

    正是因此,导致了元朝地图在后世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差异。

    其中最出名的就属郭沫若版和谭其骧版。

    先说一下两版地图的共同点:

    第一,北部疆域都直达北冰洋,并标注北海。

    第二,标注北纬69°的普托腊纳山脉为日不落山脉。

    第三,偏重岭北行省西北边界,模糊辽阳行省东界。

    不同点有:

    第一,谭图的八邻万户西界比郭图少了一角,与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分开。

    第二,谭图标注了别吉大营盘。

    第三,谭图的昂可剌在北纬66°,而郭图的在北纬61°。

    第四,谭图的经度跨度与郭图相比,缩减了20°,进一步对辽阳行省进行模糊化边界。

    第五,北海测影所,郭图的在北冰洋畔,谭图的则南移了,不再濒临北冰洋。

    之所以会有这些共同点,同时又有不同点且差异巨大,归根结底就在于元朝对西伯利亚的记录太少。

    而且对地图的测绘太过笼统,还用到了《天文志》作为测绘依据。

    这就给后世的地图测绘,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在元朝的官方史料里面,文字记载最明确的还是外兴安岭的北山兀者。

    当然,争议的真正重点还是在第五条,有关北海测影所的地理纬度划分。

    因为对于北海测影所,元朝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只有一句涉及天文学的记述。

    “北极出地六十五度,夏至影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如果以影子长度来推断纬度,那应该是在北纬64°才对,而要以时间刻度来推断地理纬度,那就是北纬63°。

    这两个地理纬度与实际的北冰洋畔确实有些距离,但同样也不太可能实指贝加尔湖,反而更有可能指代蒙古高原以北的广袤冻土地带。

    北海不是海,也可以是大漠,就跟瀚海也不是海,而是瀚海大漠部落一样。

    至于日不落山,则来自元人笔记《双溪醉隐集》。

    这里的争议也颇多,因为关于日不落山的记载,元人笔记没有写明确,到底是太阳完全不落山,还是太阳只落了一点点。

    这看似只是一丁点小差异,但放大到实际的地理纬度……也确实看起来很小。

    顶多就差了个几度,可这几度放到实际的面积测绘上,所涵盖的土地面积起码能有大明的一个省份之大。

    不过这对大明来说影响不大,因为目前大明能够打到的地方,都有着继承元朝版图的强宣称。

    元朝版图除开广袤的西伯利亚,其余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已经被招降,要把这些“林中百姓”纳入到大明的统治范围内,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即便是按照“外人”的标准来算,这些被招降的“林中百姓”部落也可以算作是元朝的版图领土。

    因为元朝是可以派遣官员进入这些版图管理的,比如元朝让刘好礼担任吉利吉思、昂可剌、撼合纳、谦州、益兰州五部断事官。

    这五部几乎都位于北纬60°或附近一带。

    还有更北边的康合思、失必儿、巴亦惕三部,根据多方考证则很可能位于叶尼塞河中游,也就是西伯利亚西部到中部的那一片广袤冻土之上。

    嗯,地理纬度不明的北海测影所也被包括其中。

    也就是说,不论元朝的北海测影所纬度怎么去划,它的版图都是一定抵达过北冰洋的。

    关于这一点,尤其是在刘好礼管理的昂可剌部,就可以找到对应的依据。

    因为昂可剌部为吉利吉思部(吉尔吉斯斯坦)附庸,起初只被认为是在吉利吉思靠北边一点,符合“去大都二万五千余里”的史书描述。

    但根据元人(盛如梓)笔记《庶斋老学丛谈》的记载:“盎吉剌(昂可剌)日不落,只一道黑气遮日,煮羊膊熟,日又出也。保定刘敬之(刘好礼)往任断事官,亲见之。”

    这一段与日不落山正好可以相互佐证,而且记载的也更为明确,直接写明了在元朝的最北方疆域,太阳会落下煮一锅羊肉的时间。

    而且,在后续的描述中又接着提到了刘好礼在昂可剌部,看到了“极昼极夜”的自然现象。

    而“极昼极夜”也必须在接近北极的北冰洋畔才能看得到,在此之前的盛唐巅峰时期,安北都护府的最远辖地骨利干部,同样也有关于“极昼极夜”的自然现象记载。

    按照这一套来宣称的话,东西伯利亚还不好说,因为缺乏对应的史料作为依据,但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绝对是属于元朝控制过的领土。

    也别找什么只是蒙古骑兵跑过,不能算作领土的蹩脚理由了,都派了汉人官员前去管理,又设置了用于天文测绘的北海测影所,算是半常驻的天文机构。

    这要是还不算领土,那干脆整个元朝都当不存在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