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响起老太太的声音。
姜明月连忙回神,站起来去给老太太开门。
“奶,你怎么还没睡呢?”
“奶有事跟你说。”
老太太看时间不早了,就不拐弯抹角地,有话就直说了。
她要说的,其实也就是姜明月之前在想的事情。
就是如何解决顾东擎这早晚跑的事情。
“我跟你爷商量了,你看要不然就摆个酒,把你大姐他们叫回来,聚在一起吃个饭,然后让东子家里住,或者是你跟他去镇上。”
“这一直来回跑,也不合适,你的身体吃不消,他的身体也是。”
现在虽然说领证了就被法律承认了,但是大部分的人的观点里,还是觉得摆酒了才是真正的结婚。
姜明月想了想道“他镇上的家里在装修,可能搬过去住不太合适,我明天跟他说,让他就在我们家住下。”
左右顾东擎每天都来村里接她,送她,在家里帮忙干农活,村里的其他人也都是知道了的。
再让他在家里留宿,也没什么不行的了。
“那我明天就把房收拾出来。”老太太开口。
江明月颔首“谢谢奶,辛苦你了。”
“奶不辛苦,看着你们过得好好的,奶就高兴。”
第二天,顾东擎照例在五点的时候就到了他们家。
现在是阳历的十一月,农历的十月中旬了,天气有些凉了,早饭姜明月煮了热气腾腾的粉丝汤。
粉丝汤搭配着同样刚出笼的蒸饺,小笼包。
一口汤,一口一个蒸饺,味道很好。
怕他不够吃,姜明月还炒了一碟腊肉。
她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小腹已经微微有些凸了,在前边忙活的时候,顾东擎紧张得不行。
让她别乱动,坐着让他来就好。
姜明月倒是不觉得自己身体有什么问题。
自从她有了三轮车之后,虽然说辛苦了一些,但是每天挣的钱,最少都是在一百块以上的。
前几天她挣过最多的一天,除去本钱达到了二百。
她那天从早上忙到下午,包了上千个饺子,回家后手腕都有些抬不起来了。
不过好在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就又恢复了。
顾东擎看不了她这么辛苦,询问她要不然给她在街上租个铺子,这样她一天也方便一些。
姜明月拒绝了。
现在还不到租铺子的时候,她暂时不租,就这样每天出摊一段时间再说了。
吃过了早饭,顾东擎骑着车,载着姜明月跟老太太出了门。
他骑来的自行车留在家里,等天亮了,姜满月去上学之后,再由老爷子骑去镇上,帮忙姜明月卖东西。
姜明月现在做的蒸饺销量大,她煎饺,还有煎小笼包,芋头糕那些也都还在做,卖的东西多了,就需要人手多。
老太太,顾东擎,还有她三个人有时候忙不过来。
正好家里农活也不忙了,爷爷来帮忙刚好合适。
到了镇上,顾东擎去支开摊子,姜明月把招牌放在外边,老太太熬煮豆浆。
三个人有条不紊地开始干起了活。
几乎是她刚把煎锅放上炉子去的同时,就有人上前来排队了。
她现在的摊位,还在五一路这边。
前段时间,那对石姓夫妻两人,在五一路上大减价,搞坏了市场不说,还因为他们用了隔夜的东西,害得不少人拉肚子。
被同行嫌弃,被顾辱骂,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最终只得灰溜溜地离开了五一路。
而他们一走,顾东擎就在那个位置上支了一个棚子,算是将这个地方彻底的占住了。
其他做生意的人,虽然眼红姜明月他们所占的这个位置,但是却也知道,姜明月做的东西好吃,她在那边能够吸引来不少的人,那些人进来了,也会到处看看。
也带动了他们摊位的生意。
所以大家默默地承认了第一个位置属于姜明月的,没有一个人动歪心思去抢。
姜明月的摊位上,也从原来的两张桌子,增加到了现在的五张桌子。
蒸饺,小笼包一笼有八个,四毛钱一笼,再加上一毛钱能喝上一大海碗的豆浆。
五毛钱,就能在她这里把早饭解决了。
老爷子骑着自行车来到摊位的时候,才差不多九点。
姜明月已经卖出了快二百笼的小笼包,蒸饺了。
特大号的锅里的豆浆,满满一锅也全都卖完了。
老爷子把自行车停在一边,跛着脚走过去洗刷放在一边的屉笼。
姜明月坐在顾东擎为她特别定制的凳子上,凳面是软的,还有一个靠腰的地方,靠着的也是绑了海绵垫子的。
现在摊位前只有两个人,姜明月把他们要的做好了递给他们,这才站起来走动一下。
顺便问爷爷吃早饭了没有?
“吃了,你留在家里的,我跟四丫一起吃了才出门的。”
姜满月在村里上小学,姜老爷子把人送去了学校,这才来的镇上。
在送小孙女去学校的时候,他还遇到了他那个不成器的二儿子。
对方看着他骑着自行车,凑上前来想要说话,姜老爷子冷哼了一声,没给他半个眼神。
别看他人老了,但是还没老糊涂。
老二家这段时间一直在他面前蹦跶,不过就是盯上了二丫头这点生意。
嘴上还不承认,还说着什么孝顺他?
老爷子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冷笑,老二一家真当他老了不中用了,看不出他们打的什么鬼主意。
呵……
姜老爷子一边帮忙洗刷,一边与自己老伴儿提起二房的事情,姜老太比老爷子要生气多了。
“别跟我提那两个眼皮子浅的东西。这么多年,对我们不闻不问的就算了,对自己的亲侄女也视若无睹,见死不救,现在又好意思凑上来了?”
“谁给他们的脸?”
老太太提到二儿子就生气。
她不喜欢赵梅花,同时更不喜欢二儿子。
在老太太看来,儿媳妇不孝顺,那也怪不得儿媳妇,毕竟是外人。
但是儿子不孝顺,那就不能忍了。
儿子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怎么对自己的父母不闻不问?
当然,老太太也不指望姜从文能够给她钱票,给她买肉吃什么的。
她就是在想,当年四丫病得快死了,他们去找姜从文借两块钱去医院,姜从文是如何做得出来六亲不认,门都不给他们开?
这件事就是一根刺,一辈子都扎在老太太的心中。
而在他们老两口说着姜家二房的时候,姜家两口子,也在讨论。
“那老东西可也是咱们爹妈,他们这样每天去镇上帮姜明月那臭丫头干活,多少也学会了一些那死丫头的手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