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安史之乱,我竟然成了唐明皇 > 第39章  烤梨定“二雄”(史思明和太子的处理)
    李泌此话一出,众皆愕然。

    韦见素上前一步说道,“李大人你此话何意?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留着这个心腹大患又有何意?”

    “当时我押着史思明去诏狱的路上,沿途的百姓得知他是叛乱的罪魁祸首之一,百姓们恨不得上前来将其生吞活剥了,李大人为什么要留其性命呢?”广平王不解地问。

    李泌伸出了三根手指头说道:“史思明有三不可杀。其一,杀降不详。是我们招降史思明,不是他主动来投降,所以更不能杀,此举有损天道。”

    韦见素直接反驳道:“在下不能认同这一点,诛灭叛军匪首,是拨乱反正、替天行道之举,怎么能算有损天道呢?”

    李泌没有与韦见素纠缠,直接说了第二点原因:“其二,叛军中有许多将领是被迫裹胁着造反的,他们内心深处还是心向大唐的,一旦杀降的事情传到他们耳中,他们便会认为自己将来有合适的时机投诚的行为是不对的,回到大唐朝廷是不会再容纳他们的,这就等于把这一部分摇摆的力量推到了安禄山那边,所以为了分化安禄山的力量,也不能杀史思明。”

    韦见素还是不同意:“李大人,这仅仅只是你的推测,不能作为不杀史思明的理由,倘若他们真的心向大唐,那么就会跟张巡大人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入抗击叛军的行动中来,而不是你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李泌看了看张天望,张天望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其三,不杀史思明是圣上亲口承诺,君无戏言,否则何以取信于天下呢?出尔反尔实为君王之大忌!”

    涉及皇上的名誉了,韦见素显然不好反驳了,于是大臣们齐刷刷地看向了张天望。

    张天望点了点头,“李大人说的有理,但也不能就这么便宜了史思明,先单间关着他十天半个月的,每日只给食物和饮水,不得让人与之攀谈,但需要有人一直盯着他,不要让他有机会自尽。”

    张天望这是把美国惩罚犯人“关小黑屋”的手段拿出来用了,诛心之举。

    他此时此刻他的心彻底平复了下来,长安回到了大唐的手里,自己现在的皇位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重新稳固了,除了继续剿灭叛军外,自己可以开始自己的施政改革了。

    “高力士,你让内侍们把宫殿好生打扫、清点、盘查,以免留有什么东西,然后统计一下哪些宫殿还能用,哪些需要维修。”

    “韦见素,你马上起草诏书,昭告天下,长安光复的事情必须传递到各个州县。”

    “命颜真卿为刑部尚书,总理近日刑罚事务,任张巡为吏部尚书,总理近日官员折损情况,以便查补。”

    张天望下完这几个命令之后,感到一阵眩晕,高力士看出了皇帝的虚弱,于是连忙给李泌使眼色。

    李泌道:“今日事繁,圣上疲倦,一般事务我们中书省来定即可,大事再请示圣上,圣上请以龙体为重,先退朝吧。”

    张天望点了点头,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

    永王看到太子赶回来那灰头土脸的样子,心中顿时一紧,“太子哥哥,难不成长安……长安没有夺回吗?”

    太子像是失去了全身的力气一样瘫倒在地上,他知道,长安被父亲光复了之后,他的再次回来了,再加上四十六年天子身份的加持,自己提前登基的机会彻底断绝了,甚至面临清算的下场,皇上直接把他赶回灵武的动作,就是冷淡和疏远自己的表现。

    张良娣连忙去搀扶他,“太子殿下您怎么了?”

    “太子哥哥,你说话啊,长安如何了?父皇如何了?”永王也来搀扶。

    “长安光复了,父皇……父皇没事。”

    永王顿时大喜过望,“太好了,天佑大唐,天佑父皇,看来我们可以一举剿灭安禄山这等叛党了!”

    房绾问道:“太子,您去了长安怎么又回来了,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太子勉强笑了笑,看着房绾说道:“是父皇让我回来的,他让我继续处理灵武这边的政务。”

    这屋子里的四个人都是政治敏感性极强的人,他们三人面面相觑,心中不免产生了一个疑问,难不成圣上有废立太子的想法了?

    永王率先出声:“大家这是怎么了?夺回长安这么高兴的事情怎么突然之间气氛如此沉重了?莫不是太子哥哥想念长安而父皇不许,心中难以排遣乡愁?”

    “璘弟,莫要取笑兄长,我只是觉得收复长安此等大事,自己寸功未立,心中惭愧罢了。”太子说这话时,有些言不由衷。

    “太子哥哥,您是父皇任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专门讨伐安禄山、史思明,怎么能说自己寸功未立呢?联络回纥,维持粮草供应,这不都是您的功劳?”永王实在找不到夸奖的角度,只好如此奉承。

    房绾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说,“太子殿下不必挂怀,广平王跟在圣上身边足以看出他老人家对你们父子二人的重视,长安光复了是好事,今晚咱们一同饮酒,庆祝庆祝如何?”

    张良娣忙说:“好啊,那就由臣妾来准备吧。”

    ……

    傍晚时分,张天望于梦中惊醒,他再次梦到了自己高中生的生活。

    高力士连忙前来侍奉,“圣上,您感觉怎么样?需不需要再传太医?”

    张天望摆了摆手,“朕当时是因吐蕃人的军队将至,长安还没有拿下,急火攻心所致,现在长安夺回了,朕的病也就好了。”

    “圣上,您一整天都没有吃什么东西了,需不需要传膳?”高力士问道。

    “那就吃一些吧。”张天望点了点头。

    张天望正吃着东西,只见高力士来禀报,“圣上,李泌李大人来了。”

    张天望看着李泌招呼道,“李大人,用过晚膳了没有?没有就一起吃点吧。”

    高力士提醒道,“圣上,李大人是修道之人,不食荤腥,老奴另行准备吧。”

    李泌出言阻止道,“不必了,高公公,我有要是启奏。”

    张天望见李泌神情有变,于是出言宽慰,“李大人,最近你也是辛苦得很,凡事也不要如此心急,坐下来慢慢说吧。”

    张天望想到了什么转头对高力士说道,“你去取几个梨子过来。”

    当年唐肃宗因李泌吃素,便亲自为其烤梨,自己今天晚上也学着表演一把,收买一下人心。

    张天望一边烤着梨一边问,“李大人,紧急的事情我们应该已经处理完了,那么还有何事值得你晚上还来跑一趟呢?”

    “一则是这件事情虽然不是火烧眉毛的大事,但还是应该尽早地定下来;二来是这件事情比较隐秘,不太适合于朝廷之上公开讨论。”李泌解释道。

    张天望把烤好的梨子递给了李泌,略微思忖了一会儿,随后笑了笑,“能让李大人如此挂心的事情,应该是太子的问题吧?”

    见李泌点了点头,张天望继续说道,“李爱卿,似你如此天资,不会连你也不理解我为什么把太子直接赶回了灵武吧?”

    “是,圣上,微臣愚钝,不懂您为何要这样做,散朝之后,有几个大臣议论,说是您有了废立太子之心。”李泌顿了顿,“臣确实不信,但众人的悠悠之口……圣上您也不能放任,如此不利于朝局稳定。”

    张天望又拿着一个梨烤了起来,“朕之所以这么做,一是灵武那边的军情确实重要,这次光复长安我们损失惨重,之后夺回洛阳必定要借助回纥人的骑兵,所以那边离不开太子。”

    “二来……”张天望顿了顿,“太子的所作所为朕确实很不满意,虽然朕不会废他,但心中始终有这个芥蒂。”

    李泌皱了皱眉头,把梨子放在一边,“圣上,若您没有废掉太子的想法,就不应该赶走太子,若您考虑北部军事,完全可以下一道明旨,说明您的想法,这样太子和永王他们做起事来能更具体得当,而您现在所作所为只是发泄自己的情绪,身为一个帝王,做事要万分谨慎,您不能因为我们收复了长安,就持功而骄。”

    李泌的话让张天望有些脸红,高力士连忙咳嗽了几声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了。

    收复长安之后张天望确实有一点得意,毕竟他的本身也仅仅是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与那种几十年帝王心术的相比,肯定差得非常远。

    人人都想做皇帝,九五之尊的诱惑让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们尽折腰,但真正坐到了那个位置才会明白,凡事都不能率性而为,根本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通盘考虑的事情太多了,连发个脾气、喜形于色都会招来批评。

    张天望看着李泌说:“李大人教训的是,朕无意之中犯下大错了,现在如何弥补朕的过失?”

    李泌看着手中的梨子吃了起来,“圣上您肯定有办法,不需要微臣提点,您不打算废掉太子,就必须要安抚他的心。”

    “我之前也想过,但总不能跟他说‘你之前做的事情朕既往不咎’,这样会适得其反的。”张天望苦笑地说道。

    李泌咀嚼梨子的时候差点被张天望的话逗得笑喷出来,“皇上,臣总感觉您变了不少,以前您绝对不会跟臣开这种玩笑的。”

    “遭此变故,又生了几次病,很多事情看得比较淡然了。”张天望只好如此说。

    李泌咽下了口中的梨子,“恕臣大胆问圣上一句,圣上百年之后如果不打算传位给太子,那么会传位给谁呢?”

    这个问题张天望之前还真没有考虑过,他所想的是自己让大唐再次伟大,没有考虑过大唐江山代代传的问题。

    “永王吗?”见张天望迟迟没有回答,李泌提出了一个选择。

    张天望摇了摇头,尽管自己因为太子的种种背后捅刀行为,把永王调到身边对太子进行牵制,但他可没有传位于他的打算。

    李泌又问,“那么圣上,如果太子殿下即位了,您愿意让广平王当他的储君吗?”

    张天望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意见,“为什么不?广平王是个好孩子。”

    “那臣斗胆提一个方法,尽管皇位传承是圣上的家事,但对天下人来说是国本之重。”李泌继续说,“既然圣上没有动储君的念头,又愿意让广平王以后继承大统,那不妨下一道诏书,立广平王为皇太孙,指定他在太子之后即位,那么这样太子便能放下狐疑,安心等待继承大统。”

    这确实是一个妙招,太子的儿子被皇帝任命以后必须当储君,那么太子的地位更加稳固了,那么这就起到了告诉太子你之前的所作所为,皇上既往不咎,你会在皇帝百年之后即位。

    只是在张天望的心里,这可能有一点便宜太子了,算了,当皇帝必须要心胸宽广,自己到现在安然无事这就很好了。

    “李大人,明天朕就按你的意思下诏书。”张天望把另一个梨子烤好了,再次递给李泌,“李大人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泌笑了笑,“其余的事情不甚急切,明天我们中书省的几个人商讨一下找圣上批准就可以了。”

    这时韦见素也来了,看到了李泌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的平静,“李大人也在啊,那正好,咱们一同讨论一下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事情。”

    张天望微微皱眉,“那两位将军怎么了?”

    韦见素道:“圣上您不觉得他们二人的军权太大了吗?郭子仪是兵部尚书,李光弼是户部尚书,都是节度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兵、钱皆在他们手中,一旦他们有不臣之心,岂不就是下一个安禄山、史思明?”

    张天望连忙回道,“不会的,朕信任他们。”

    “当初圣上你也是这样信任安禄山的,可是这个乱臣贼子是怎么报答陛下您的呢?”韦见素的话说得很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