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传信大明 > 第267章 账房先生杨思义
    “在蒸汽机车头后挂上车厢用来牵引,这主意,啧啧。”

    李敏感慨过后,开始认真思考起方案的可行性。

    “按照图纸里的设计,进一步改进新型蒸汽机,应该可行,新型蒸汽机用于轮船引擎,工业司的人计算过了,能运行六千吨以上的轮船。

    如果用于蒸汽机车的话,那么一趟拖个几千吨的货物,再运上一千来号人,完全没有问题!”

    “李尚书,这工程如何,能干吗?”朱元璋笑眯眯的说道。

    李敏的心思他早就摸透了,这位洪武老臣,如今一门心思都在工业上,修建铁路制造火车,他没理由会拒绝。

    李敏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杨思义,光他一个人觉得能干还不行,得经过这位大明财神爷的认证。

    其实在弄明白了铁轨和火车是怎么一回事后,杨思义便敏锐感觉将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影响,不说别的,光是货物的运输吞吐量,恐怕就得成倍增长。

    此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他自然是绝对赞同的。

    虽然同为大明工业党,但他的思路和李敏还不一样,李敏首要考虑的是以现在的工业力量能不能造出来,而他放在第一位思考的则是,要花多少钱。

    思量片刻,杨思义这才缓慢开口道:

    “如今新型轮船的建造已经在论证阶段,排水量六千五百吨,由于采用新技术缘故,据估算大概第一艘的造价在十五万贯左右。”

    众人一听,便明白杨思义是什么意思了,即要开造火车铁路,而新型轮船也不能停。

    “而这火车的话,按照图纸上所描述,虽然也有不少部件是要重新研制再制造的,就像是减震器、制动装置、偏心轮等等,也需要进一步锻造新型钢材。

    不过整体而言,其核心在于火车头的引擎,而引擎虽要按照图纸进一步改造,不过和新轮船的蒸汽机倒是通用,这样一来,可以省下不少银钱。

    而且火车头的用料,加上连接的车厢,也远远比不上轮船,因此其造价应该不会太贵,一旦实现量产,价格还会更低。”

    说到这里,朱元璋等人倒是松了一口气,听杨思义的语气,造这火车的话,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可以和新轮船一起开工。

    “不过……”

    杨思义这“不过”两字一出口,众人的心又悬了起来,然后一个个紧盯着他。

    杨思义仿佛没有注意到几人的目光一样,依然自顾自的说道:

    “不过这铁路的铺设,将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天文数字!

    按照现在贸易增长速度,光是江南一带,至少各州府之间得有一条铁路连接上,别的不说,光是从应天府到松江府,最起码就得铺设八百里左右的铁轨,这意味着,光这一条铁轨,就得用上一千六百多里的钢铁!”

    “咝~~”所有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千六百里的钢铁,这是什么概念啊!

    “如果要将江南各州府之间,如松江至绍兴、绍兴至扬州等等,都铺上铁路的话,至少也得需要上万里的钢铁了。”

    杨思义继续不慌不忙的说着,不过朱元璋几人的心情却是跌到了谷底,上万里的钢铁,好家伙,还真是用钢铁铺就万里长城啊!

    “那依杨尚书的意思,此事目前还办不了了?”

    李敏看着杨思义,小心翼翼的说道。

    “能办!”杨思义斩钉截铁的说道。

    “啊?”

    李敏和魏左谦都愣住了,而朱元璋也是一脸惊讶的看着杨思义,刚才瞧听你那般说得振振有词的,还以为这事办不了呢。

    杨思义完全不在意众人惊讶的态度,反倒是继续慢里斯条道:“铁路又不是一下子就要在全国铺开,咱们先修一段试试看,花不了多少钱。”

    李敏瞪着杨思义,这家伙,刚才那说话的语气,让众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个错觉,便是这铁路必须得一下子就在全国修完。

    早说可以一段一段修嘛,不过话说回来,明明铁路设计图上的铁路就是一段一段的,都怪这杨思义,说话的语气太深沉,完全把几人都给带沟里去了。

    “按照铁路设计图的说明,这铁路包括钢轨、枕木、道床、以及碎石等等构成,钢轨的话需要重新锻造,依魏侍郎所看,这钢轨的锻造和枪管的锻造哪个更容易一些。”

    杨思义看着魏左谦问道。

    魏左谦作为工部侍郎,钢铁制造便是其主管的政务之一,他又重新翻看了一下铁路设计图中关于钢铁材料的部分,一会儿开口道:

    “陛下,李大人还有杨大人,这铁轨的材料,需要高强度耐磨,而枪管的钢材,需要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腐蚀性,以及更为精细的精加工,因此制造铁轨的材料相对而言加工更简单一些。”

    “既然如此的话,还请陛下帮我找个算盘。”杨思义朝朱元璋鞠了一躬道。

    朱元璋连忙唤人在宫中找来了算盘,然后杨思义开始“噼里啪啦”的打起了算盘。

    看着杨思义飞快的拨弄着算盘珠子,李敏忍不住小声道:“看杨尚书这样子,还真有几番账房先生的模样啊!”

    朱元璋和魏左谦忍不住乐了出来,朱元璋倒是毫不掩饰自己的笑意,而魏左谦则是觉得笑话上官不雅,便在一旁捂着嘴偷偷笑。

    “账房先生倒是有些小看杨尚书了,依咱看呀,这才是大明财神的模样嘛。”朱元璋抚须笑道。

    好一会儿,杨思义才停止下来,然后开口道:

    “那么按照枪管钢材的标准的话,这铁轨的材料,制造一里路的话大约为四十吨左右的钢材,加上其他的枕木一类,一里路的造价应该大概是五千贯钱左右,当然,这只是个大概数字。”

    “五千贯啊!”

    几人不由异口同声,同时在脑海中算开了。

    一里五千贯,十里是五万,百里是五十万,千里是五百万,万里……那简直不敢想象。

    “诸位,帐不是这么算滴。”

    仿佛是看穿了几人的心思一般,杨思义神秘一笑,“诸位请想想,修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加快运输速度。”

    “提高贸易量。”

    “加强对基层的统治。”

    三人分别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杨思义笑道:“诸位说得都对,综合三位的说法,那么当铁路修建好后,是不是货物运输和贸易量就增加了?”

    “对!”三人异口同声。

    “贸易量增加了,是不是收的税也多了,这还不算铁路运输本身所带来的收益,毕竟坐火车也不是免费的不是?”

    此时三人恍然大悟,明白了杨思义的意思。

    “所以说,修建铁路,其实是一项长期投资的赚钱买卖!”杨思义作了最终总结。

    朱元璋一拍手掌,“好家伙,杨爱卿,这笔帐算的,你还真是咱大明的头号账房先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