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子归谣:乱世浮殇 > 第五十二章:草船借箭(2)
    第五十二章:草船借箭(2)

    翌日一早,诸葛亮向鲁肃要来二十只船,每艘船上皆有三十名兵士,船上皆以青布为幔,束上稻草千余。

    鲁肃已经悄然将东西备足,诸葛亮却并不急于“造箭”,日头东升西落,转眼一天便要逝去,诸葛亮整日便只坐在江边看看风景,时不时的兴起,也会随手弹一曲调子,过得很是悠闲。

    譬如此时,诸葛亮便端坐在江边,惬意欣赏天边的晚霞,看得倦了,便单手撑着头,斜倚在椅子前闭上眼小憩一会儿。

    当我拿了薄被从舟上出来,正见书棋在诸葛亮身边连连叹了几口,踱着细碎的步子在椅子边来回转了几圈,一张白皙的脸在晚霞中变得通红,也不知当真是被晚霞染作的,还是自己急出来的。

    “姑娘……”他见我自舟上出来,连忙扯开嗓子叫了声。

    我抬起手,食指放在唇边,摇摇头向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书棋只得将未出口的话又吐进了肚里,不安的看着我,眼里满是焦急。

    我抬起步子轻轻走到诸葛亮身边,他阖着眼,呼吸浅浅的呼洒着,几缕青丝划过他的脸颊,直直垂落在胸前的衣襟上。

    不过一晃眼,他竟睡得这般熟了。

    我忍不住一笑,觉得他睡熟的模样倒像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与平日里的精明淡然不甚相像。

    我小心翼翼的将薄被牢牢的披在他身上,见他眼皮动了动,以为他要醒了,我立马起身,站在一旁看着他,半晌,却不见丝毫动静。

    书棋拉了拉我的衣袖,我转过身向他点点头,又回过头见诸葛亮依然睡着,便放下了心,与书棋走到了别处。

    “一日已过,先生却对造箭之事只字未提,若是这样,三日后又怎么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来?”

    待一走远,书棋就急忙开口将心里的疑惑吐了出来,眉头紧紧蹙着,在我眼前左右徘徊着晃晃悠悠,嘴里一个劲的说着该如何是好。

    我听着他的话,微微一笑,伸手将他的手臂拉住,轻声道:“先生既然这样做必然是有他的计较,你若真这么好奇,不如去亲自问问,也总好过在这里干着急得强。”

    书棋又是无奈的叹了一声,看着我沉吟道:“想问,不敢问。”

    “为何?”竟还有他不敢问的?

    “姑娘每次都能猜出先生的心思,可我跟随先生五六载了,却也只是隐约能够明白先生说得话,若我问了,岂不是让先生觉得我不够尽心,什么都不懂。”

    听他话里几分委屈几分无奈,我想了想毕竟他比我还小,有些小孩子脾气是很正常的,况且我之所以能够猜出诸葛亮的心思也并非是因为聪明,而是这些事历史要有记载,我想明白,只需要在脑海里回想以往看过的书籍便好。面对书棋的这番话,我着实有些觉得自己不大光彩。

    我只能微微一笑,淡淡道:“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你可以慢慢学,时间还有很多呢。”

    闻言,书棋突然定定的看着我,犹豫了一番方才开口问道:“姑娘,我们不如趁现在便带着先生跑了吧!”

    逃跑?我怔了怔,若是不成,这也的确是个好办法。

    回到了江边,诸葛亮早已睡醒。书棋忙张罗着准备晚饭,临走时,还将我往诸葛亮身边推了推,示意我一定要从诸葛亮口中打探到什么。我转过头,不解道:“你怎么不问?”

    书棋理所当然的道:“姑娘去最为合适。”

    诸葛亮头也不回的望着江面,自然没有看到我与书棋的小动作,直到我被书棋推在他身后时,书棋才满意的哼着小曲儿离开。

    此时没有风,江面平静的不起一起波澜,像是一面镜子,诚然,我并不觉得它有多清明,不过,与铜镜倒是很是相像。

    我站在诸葛亮身后,踌躇着应当以什么样的话开头比较好。

    “先生,第一日就要尽了……”我咬着唇,心里暗自叹了一声“先生,可想出造箭的法子了?”

    身前的诸葛亮头也不回,只是起了身子,遥望着远方,轻声道:“三日又怎么可能造出十万支箭,那日子敬定是将我与他的话说给了周公谨听,他才会想出这个法子来为难我。”夕阳落在江水面上,远远望去,像是缓慢的陷进了江水里,江水变得红彤彤的一片,看着很美,却带着一股萧凉。

    我稍稍犹豫了一下,方才略过躺椅走到他身边,抬起头偷偷觑了一眼他此刻的神色,良久,才由衷的问:“既然如此,先生可是想到了什么好方法?”

    诸葛亮微微一笑:“自然,这两日便好好歇着,待第三日你们便知了。”

    第二日,诸葛亮依然如同第一日一般对造箭的事不闻不问,书棋也变得沉稳了许多。

    第三日四更,诸葛亮便秘密请了鲁肃来到舟上。

    鲁肃人还未进舟,声音便早已经传进了舟里:“先生这般着急将我唤来,可是造箭的事有了什么进展不成?”语尽,人也至了舟中,只见诸葛亮早早便端坐在舟上,正喝着书棋送来的茶。鲁肃在舟内扫视了一番,却并没有看见有任何弓箭,微微蹙眉道:“先生莫不是还没有造箭?”

    我领了鲁肃到一旁坐下,又与书棋端候在一旁。

    诸葛亮淡淡一笑,不紧不慢的放下手中的茶盏,道:“亮此番唤子敬来,便是要请子敬随亮一同去取箭。”

    鲁肃与我身旁的书棋皆是一怔,书棋更是低着头,像是在思索怎么的逃法比较实在。

    鲁肃不解问:“何处去取?”

    诸葛亮笑而不语,立即唤人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互连接在一起,又邀了鲁肃一同上船。我与书棋心照不宣的在诸葛亮开口让我们留下之前,便已抢先一步登上了船,打定主意,无论诸葛亮说什么,我们都绝不下船。

    诸葛亮劝不下我们,便只能带着我们一同径直向着北岸进发。

    天色阴暗,繁星都不见几颗,只能隐约透过月光看到乌黑的云层下的银月。夜里雾气大,特别是在江面上,雾气更是肆意弥漫在四周,江面上,船只间,到处都是雾气蒙蒙的一片,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我半靠在船舱上,环抱着双臂,不住的打着呵欠。为了防止诸葛亮“抛下”我与书棋自己上船,难得我一夜不敢入眠,一直守在舟上,不敢懈怠半分,只等着诸葛亮一醒,我便一路尾随在他身后,半步也不离开。

    朦胧间,船身一晃,我刚刚闭上的眼又猛的睁开,脚下一个趔趄,我忙拽住一旁的稻草,险险稳住了身子。

    “困了?”诸葛亮轻叹了一声,缓步走在我身前:“眼眶都肿了,便只是为了来看我如何取得十万支箭?”

    我背过了身子,伸手在眼眶上轻轻揉了揉,含糊道:“肿了?不会吧?”不过只是一晚上,怎么会肿呢?现在自己的样子一定丑死了,这副丑样子又被诸葛亮看见了,实在让人难为情得紧。

    诸葛亮在我身后沉声笑道:“骗你的。”

    我转过身子,一时还未反应过来,看着他嘴角的浅笑,不由得一声感叹:“先生现在越来越像个孩子了。”

    诸葛亮笑意停在嘴角,看着我微微一怔。我好心情的大大伸了个懒腰,觉得诸葛亮此时的表情很是好玩。

    忙趁着他此时的空闲,我开口问了他许多问题。譬如他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看什么书?最喜欢哪位思想家的语论?

    诸葛亮一一回答后,我低头沉默了片刻,静静的盯着自己的衣摆,半晌,才喃喃问道:“先生喜欢怎么的女子?”难得在他面前扭扭捏捏了一番,诸葛亮的回答却让我觉得无比失落。

    “自古,便以贤为先。”

    贤?我悻悻的收回了目光,这字实在与我挨不上边。

    当夜五更时,船已近曹军水寨。诸葛亮让人将船身摆作头西尾东的方向,令人在船上擂鼓呐喊。

    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惊讶道:“先生这样做是何意?难道就不怕曹军一齐出来?若是那时又该如何?”

    诸葛亮看了看雾中隐约浮现的曹军船只,笑道:“我料定曹操在重雾下必然不敢出来,我们只要在船上稍等一会儿,待雾散尽便可以回去了。”

    鲁肃半信半疑的随着诸葛亮进了船,书棋在船外眺望,恨不能长对翅膀飞到曹军营中,看看曹操此时在做些什么。

    我忙拽着他往船内走去,再迟片刻不定便会被射成马蜂窝。

    须臾,突然自浓雾中飞射数万支箭齐齐像江中涌来,像是密密麻麻的细雨,凌乱的落在船上。

    书棋睁大了眼睛,躲在船内看着船外的箭雨,惊得说不出话来。我的情况自然比他好不了多少,虽要有心里准备,不过亲眼看着这么多的箭向自己射来,不由得整个人都是一颤,总感觉自己下一秒便可能死于乱箭之下。

    鲁肃与诸葛亮便显得淡然,诸葛亮见状,又连忙命人将船吊回,头东尾西,将船身愈发驶进曹军水寨,让船上的将士更加卖力擂鼓呐喊起来。

    直到旭日东升,浓雾逐渐散尽,诸葛亮才又命人急忙收了船只往回走。书棋探出个脑袋,在船上左右打量着,嘴里不住得发出“啧啧”感叹,好好的船此时竟变成了刺猬。

    诸葛亮又随即让众将士在船上大喊了几声“多谢曹丞相送箭”,我不禁低笑出声,诸葛亮的确像个孩子,自己取了箭驶船离去便是,竟然还向曹操道谢。曹操听到这话,恐怕要气得不轻。

    回到周瑜处,周瑜早已派了五百士兵在江边等着取箭,细细数来,船上的早已超出了十万支。诸葛亮不耗费东吴丝毫人力物力便能在三日内得到十万支箭,便在将士们之间形成了一个高大的形象,偶尔还能将士小声议论着诸葛亮是如何的神机妙算。

    书棋更是自船上下来,便一直傻笑不停,躲进舟里抱着一本孙子兵法便开始苦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