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外科教父 > 574章 公爵基金
    确实,无论是手术,还是科研,开始就是巅峰。

    杨平也是没有办法,需要节约时间,不可能在手术上故意做出长长的学习曲线,在科研上更不能为了让人觉得合理,故意磕磕碰碰,拉个三年五年。

    有鹰的翅膀,还像母鸡一样扑腾,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人品有问题。

    这堂课的内容是全新技术,尚处于临床实验之中。

    所以课堂的互动不会太多,因为能够听懂,能够理解的人不会太多。

    但是并不影响这些年轻医生们,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理解私下讨论。

    金博士比高主任晚十多分钟到,进来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座位,只能站着听,找到合适的视角也比较困难。

    不过很快,金博士凭借在年轻医生中的声望,获得一个边角位置座位。

    创伤骨科也有一部分嵴柱骨折的病人。

    这一部分病人是创伤骨科与嵴柱外科重叠的病源。

    在病源比较紧张的医院,如果界限划分不清,通常两个科室会为了争夺病源会剑拔弩张,大胆出手。

    关乎饭碗的事情,兄弟父子都会反目成仇,何况一家医院的同事。

    病源,就是病人的来源。

    顶尖医院无需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一般医院,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有病人,才有收入,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公立医院其实财政拨款非常少,少到忽略不计,基本属于自负盈亏的单位。

    公务员的工资全部由财政拨款解决,但是医生的工资几乎全靠医院自己挣钱支付。

    所以在这个经济逻辑下,如果没有病人,或者病人太少,就没有收入,就面临发不出工资的困境,对于公立单位,不能说倒闭,但是实质上处于类似倒闭的状态。

    这样看来,科主任为了争病源,掀桌子干一架也不是什么怪事。

    在三博医院,大骨科的病源已经不是考虑的问题,所以嵴柱外科与创伤骨科重叠的病人,没有划出界限。

    嵴柱骨折的病人,谁收就谁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金博士这种万年主治,对晋升职称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但是对医术的追求,他可从未停止脚步。

    韩主任周末无事,探头看一下示教室,挤在门口的,不管是研究生还是实习生,都自动让开,靠近门口的医生,看到韩主任的,都主动让座。

    韩主任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破坏气氛,同时也不气,拣个好位置坐下来,慢慢听。

    嵴柱外科的秦主任,一直没有出现。

    反倒他手下的文博士出现在听课的人群中。

    关节外科的人始终没有露面,彷佛在几大亚专科里,存在感最低。

    杨平还在上面讲,大家在下面认真听,一些新东西现在听不懂没关系,记下来,以后慢慢琢磨。

    台上讲课的人,都有一个坏习惯,一旦开讲,滔滔不绝,慢慢就失控。

    而教授和领导这两类人症状尤其严重。

    常常在学术会上,说好的十五分钟,说着说着,大脑兴奋,抑制不住,停不下来,主持人只好不停的按铃提示:注意时间!

    教授还好说话,听到提示,脸皮厚的说:两分钟,再多给两分钟。

    脸皮薄的草草结束演讲,所有的兴致强行塞回肚子里。

    但是领导就不一样,领导演讲,谁敢按铃说注意时间?不仅不能按铃,还要认真地做笔记,装作认真地听讲。

    这就像高速公路如果一直是直的,不管驾驶员多么专注,开着开着容易打瞌睡。

    领导开会,下面打瞌睡的一大堆,原因就在这里。

    杨平不一样,杨平是罕有的没有演讲兴奋症候群的讲者。

    讲完的时候,屏幕上一条孤零零的嵴柱悬浮着,众人才醒来,研究结束。

    台下的人不乐意,觉得时间太短,刚刚渐入佳境,体会到其中的意思,现在居然结束了。

    剩下是提问和讨论时间。

    杨平站在讲台上,等待大家的提问。

    宋子墨手里拿着话筒,在行间走动,领带飘飘,随时将话筒递给提问的人。

    有人开始举手,宋子墨将话筒递过去。

    韩主任看着讲台上的杨平,微微点头,颇有此生无憾的感觉。

    博士不在多,一个足矣!

    在大家嘈杂的讨论声中,韩主任悄悄地离开会场,这时,在电梯口碰到姗姗来迟的秦主任。

    -

    奥古斯特的黑啤提神作用不错。

    凌晨四点多,他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电脑屏幕。

    课件储存在论坛的资料板块,奥古斯特调阅出来,反复观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不是苦修中文,现在进不了这个神秘的论坛,更不能与他们交流,也看不懂这些课题。

    现在的奥古斯特,看到每一个汉字,都会觉得里面藏着神秘的信息。

    如果亲自去中国,亲眼见一见临床实验成功的病例,那么公爵老兄的儿子,自己那个挂名的侄子,就有救了。

    “分散形变,维持稳定,保证牵张,这是教授的截骨三原则。”

    高桥虽然主攻创伤骨科,但是他如果要接手藤原的位置,就必须是一位骨科全能者。

    所以,在嵴柱方面,高桥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加之良好的汉语基础,让他总结起来如鱼得水,使用十二个字总结截骨的核心原则。

    最后高桥打出:“真是神奇,真是神器!”

    “分散形变,所有每个椎骨都需要截骨;维持稳定,所有前柱中柱和后柱,尽量截骨选择在后柱,如果必须在前柱和中柱截骨,尽量保留后柱的稳定性。”

    “大架子是粗调,小架子是微调,而且在整体矫正基础上,每一处的矫形是独立,这么多截骨处,这样避免某一处的牵张成骨出现障碍,而影响其它的进度。”

    “对呀,这种健康骨组织,血运丰富,只要操作得当,不操之过急,牵张成骨很少有失败的,即使有某一处真的失败,其他处可以等它,或者将这一处抛弃,其它部位继续前进,也不影响矫形的进程。”

    “终于明白。”

    “第一个国际临床实验基地,非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莫属。”嵴柱外科的罗沙骄傲地宣布。

    他已经在罗伯特的帮助下,做了大量准备。

    无论是病源,还是医疗法律与伦理程序,他都做好准备。

    躲在屏幕后面的高桥露出不屑的冷笑。

    “我们准备不足,只能等下次。”

    笑到最后的,从来不是最骄傲的那个。

    阴险的家伙!

    罗伯特心里骂道,明明日本人准备非常充分,确假装准备放弃。

    “看来,我落后了,但是诸位,我会努力。”

    奥古斯特认为,德国人虽然入会最迟,但是背后有公爵庞大的财力与坚定的决心支持,获取这个机会的可能反而最大。

    “公爵基金”庞大的财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医学科研,不是一两个医院,或者一两个学术组织可以较量的。

    “奥利奥?时间确定没?”

    “已经确定,一周后!”

    “我们同一天到?后续多联系。”

    奥古斯特除了来三博进修,将代表“公爵基金”与杨平进行第一次对话。

    或许,可以打开一扇合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