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地上,大西关的官兵们正忙碌而有序地备战。他们的身影在微弱的月光下穿梭,铠甲与兵器的摩擦声交织成一幅紧张而庄严的画卷。而在不远处的山丘之上,林昆仑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他的计划。他站在营地的一角,目光如炬,凝视着那些围坐在篝火旁取暖的士兵们。寒风凛冽,士兵们身上的单薄衣物仿佛随时都可能被刺骨的寒风吹透,但他们的眼神却坚定如磐石,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既为了生存,也为了心中那份坚定的信念。

    林昆仑深知,这些人选择跟随他,并非因为崇高的理想或忠诚,而是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饱饭。今年的旱灾让西部大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朝廷的苛捐杂税更是雪上加霜,将这些本就生活困苦的百姓逼上了绝路。因此,他明白,要想让自己的队伍发展壮大,就必须找到一条能够解决这些普通百姓生存问题的方法。只有让百姓们填饱肚子,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地跟随自己干。

    林昆仑还知道,历史上那些农民起义之所以鲜有成功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他想起了大昆王朝的开国之祖,那位从最低等平民崛起的传奇人物。他是唯一一位在农民起义中取得成功的领袖,正是因为他始终秉持着尊重天时、让利于民的政策,才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和支持。

    正当林昆仑陷入沉思之际,铁锋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林帅!是否为怎么闯过大西关在担心!”铁锋刚刚巡视完营地周围,看到林昆仑独自坐在那里,不禁好奇地问道。

    “铁将军!”林昆仑抬起头,看到铁锋那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铁锋是一位忠诚勇敢的将领,也是他在这支队伍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之一。他微微一笑,说道:“我只是在想如何更好地解决百姓们的生存问题。只有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我们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才能有更大的力量去对抗敌人。”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打出一个口号来!自古农民起义,都要找到一个起义的理由打出各种口号!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整体的口号!”铁锋兴奋地说道。

    林昆仑微微颔首,沉思道:“如今那些归乡之人,见朝廷未施救援,必将重蹈流民之命运。欲使他们心悦诚服,归附于我们,必须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口号。”

    他沉吟片刻,续道:“自古以来,义军皆有其口号,方能凝聚人心。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口号振聋发聩,首倡政治平等之理念,唤醒世人对平等之渴望。又有‘刘氏复起,李氏复辅’、‘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等,皆顺应时势,呼应民心。大昆王朝太祖曾用‘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及‘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口号,皆深刻反映社会矛盾,激起民众反抗之志。我等亦需如此,方能唤起人们心中之火,共抗时艰。”

    林昆仑忽然灵光一闪,想到现今时代之困境,颇似明末乱世。那时,闯王李自成的口号“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响彻云霄,虽在士大夫眼中显得不切实际,却在百姓中激起巨大波澜。

    “我们可以将此口号加以变通,如‘等贵贱,均田地’。”林昆仑低声吟诵,虽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遭之人听见。

    沐枫坐在不远处,听后喃喃自语:“等贵贱,均田地!”他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这个口号真妙!人人有田耕,何愁饥馁之苦!”沐枫满脸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等贵贱,均田地!”铁锋亦点头称赞,脸上露出深深的赞同。他们虽大多识字有限,却深知大坤王朝当前最大的症结在于贫富差距悬殊,肥沃良田尽数落入官僚之手。这一口号,恰到好处地点燃了人们对土地归属的渴望,激发了他们改变命运的热情。

    众人对此口号反响热烈,仿佛已经窥见了希望的曙光。此刻,营地中又开始热闹起来,晚餐时间到了。成千上万张口需要供养,每日的消耗非同小可。幸好,灵魂人们总能趁无人注意,悄无声息地补充粮食。虽然每次补充的数量不大,表面上看粮食总量在缓慢减少,但实则足够支撑一段时间。

    亲兵们端上了热腾腾的晚饭。在这孤山之上,条件所限,大家也只能以杂粮烧饼充饥,每人面前还摆着一碗稀饭。林昆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饮食,吃得津津有味。其他人则是只要有饭吃就心满意足,更别提这干爽的面食了。

    营帐内,咀嚼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晚宴图景。林坤听着这些声音,食欲也被勾了起来,他拿起一块高粱饼,大口咬了下去。高粱饼虽显粗糙,但在稀粥的衬托下,也别有一番滋味。

    “林帅!尽管我们尚存一些粮食,但恐怕难以持久支撑。我们必须尽快攻克大西瓜,挺进河南郡。那里的灾情远没有这边严重,筹集粮食也会相对容易些!”铁锋一边啃着饼,一边向林昆仑汇报。

    林昆仑环视四周,见众人吃得津津有味,心中甚是欣慰。他心知肚明,这些人愿意继续追随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他这里能够获得食物。即便是朝廷的官兵,此刻恐怕也难以保证每餐都能吃到干粮。

    实不相瞒,林昆仑之所以信心满满,是因为他身怀仙葫芦空间的秘密。然而,这一点他并未向他人透露,因此营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计算着粮食能够维持的天数。他们现在的位置,靠近大西关的山脉之中,周围本就人烟稀少,加之旱灾肆虐,即便有人家也难以有余粮。

    “真是遗憾,现在我们无法与杜冲取得联系。否则,如果我们能从两面夹攻,或许还有胜算。”铁锋分析道。

    “铁将军!你们曾与那些蛮人交锋,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朝廷在东北驻扎重兵,北方各边塞也都有驻军,却仍让蛮人自由出入,甚至威胁到京都?”林昆仑突然发问。自从上次遭遇那些疑似蛮人奸细的人后,他对这些蛮人的战斗力充满了好奇。

    林二轻蔑地哼了一声,继续说道:“朝廷无能,自然引得胡人觊觎。自从崇明帝登基以来,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林二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与士兵们早已打成一片,胆量也随之壮大。因此,在这种非正式的场合,他依旧敢于插嘴。

    “该死!”另一位近期崭露头角的队长愤怒地咒骂道,“孙廷不是担任兵部尚书吗?他的手段应当很是高明,一封解封告示就动摇了我们许多士兵的决心!在战场上似乎也是个善于用兵的能手,胆识过人,怎的就能让蛮子轻易越过边关?”

    沐枫耐心地解释道:“蛮子是从东边来的,他却在西边,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说,他名义上是兵部尚书,但实际上调动一兵一卒都得经过崇明皇帝的同意!否则,这次也不需要各地军队勤王,只需从东北边境调遣一支军队,那些蛮子也不敢轻易侵扰京都!”

    “原来如此,边军的战斗力确实不俗,只是受制于崇明皇帝的束缚?”林昆仑似乎捕捉到了问题的症结,忍不住追问。

    “往常大家都将崇明皇帝视为忠心耿耿的君主。袁帅当年也是这样看待的。崇明皇帝委他以重任,镇守东北四十余万大军,老帅便自以为深受宠爱,于是在东北大兴土木,训练骑兵。毕竟,在野外,骑兵才是战场上的霸主。他对士兵从不吝啬封赏,也严禁手下将领贪污**。不知是谁散布谣言,称东北边军唯老帅之命是从,甚至有人故意将这话传到崇明皇帝耳中。”铁锋话锋一转,停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众所周知,那位疑心重重的皇帝并非众人想象中的英明君主。他缺乏明君应有的宽广胸怀。听闻这番话后,他便暗中派遣暗卫前去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士兵们只知有老帅,却不知有皇帝。

    再加上那些将领,得知老帅即将抵达,断了他们的财路,无法再与蛮人交易。军饷又不可克扣,于是纷纷联合起来,通过暗卫向老帅递交书信,流露出造反的意图。

    崇明皇帝不分青红皂白,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老帅及一众忠诚的将领处决!自那以后,文官们即便权势滔天,也无法直接调动大规模军队。

    即便是兵部主官,孙廷,虽获得皇帝信任,亦不敢轻举妄动。显然,他也没有那样的权力。

    这其实。就会使得无论是下面带兵的这些将领,还是统筹指挥整个战事的那些文官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都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蛮人能够从几个军寨的分析中渗透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