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大商贾上面有人,他们横行无忌目无王法。
登莱方面敢卖战船,他们就敢收,敢卖大炮甚至于红夷大炮,他们也敢要。
因为登州靠海,所以用不着担心众目睽睽。
在总督不过问,监军不去管,登莱巡抚默许的情况下,大将军炮、弗朗机、红夷大炮直接上船运走,以后就是死无对证。
至于是转卖给谁,会不会被海盗获取,皆为利往的商贾根本不在乎,如果有路子他们甚至于敢卖给建奴。
反正火炮是个好东西,在购买的商船、战船上多配备些红夷大炮就能够吓得住绝大多数海盗。
出海时遇到同行,只要成功串海盗一次,说不定能赚回十倍几十倍买炮花费的银子。
何止是商贾闻风而动,登莱还迎来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马车队。
这个马车队与众不同。
拉车的挽马都膘肥体壮,配套的马车都是根据地的新产品使用了钢铁轴承和轮毂的四轮马车。
足一千辆马车当然浩浩荡荡。
这个马车队来自宣大,上面装载的是宣大总督送来的劳军酒肉和粮食。
领队的是宣大标兵营千总耿大,实际负责人是宣大总督的女儿,兴和城的女主人耿月如。
耿月如送达的两万石粮食简直是及时雨,在这数九寒冬能够至少让十几万人活下来。
发展物流是黄毅早就制定的计划。
这一年多一直在投入,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五千架四轮马车的运力,现在的保有量是接近四千。
轴承、轮毂、万向轴、车架等等的标准化生产日益成熟,熟练工倍增,货运四轮马车的产量与日俱增。
崇祯五年十一月的产量再创新高,达到五百架。
货车型四轮马车与大轿车型四轮马车相比较,省去了装饰精美的车厢,少了一部分减震弹簧,成本直线下降到不足一百五十两银子。
大轿车主要是外销牟取暴利,货车却是一辆都不卖,全部留给车马行自用。
使用了效率倍增的货车,根据地增加了超过一万个工作岗位,每个月每一辆货车能够实现六两银子的纯利润。
兴和车马行的货车方便快捷且节省,竞争力无比强大,接下来定然打败吞并大量同行,争取一家独大。
嘿!嘿!拥有强大的运输能力意味着什么?
兴和军的战斗力已经无与伦比,再有能够快速投送战场的加成,谁能挡兵锋?
不仅仅是生产马车,方便行驶在崎岖山路、田埂的独轮车也在大量生产。
钢铁轮毂的独轮车载重七八百斤,一个人推一个人拉,一天可以走接近一百里。
“子母炮”、三斤团炮拆解后都能够用独轮车翻山越岭。
如今早就过了背着弓箭,一人一马闯天下的年代。
以后打仗不仅仅是双方将士们的搏杀,更加重要的是后勤保障能力。
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老区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解放前的老区人民的独轮车绝大多数还是木头轮子。
ltdivquotcontentadvquotgt兴和军的随军役夫用上根据地自产的钢铁独轮车,应该能够推出更大的胜利。
四轮马车相对于两轮马车,效率倍增,每一辆马车能够装载二十五石麦子,如果用后世的计量单位,应该是载重接近两吨。
一石麦子比一石大米轻,大概是一百五十斤。
兴和城车马行只管埋头做生意,只要是有利可图的活儿都接。
哪怕是接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等等卖国晋商的活儿,运送粮食去辽东。
这是黄毅的指示,了解敌人,打入敌人是为了以后一网打尽。
大明制定的策略是困死、饿死建奴。
这简直是如同《神雕侠侣》绝情谷主公孙止的武功——难练易破。
况且不卖粮食给建奴,导致粮慌发生了,会饿死谁?
八旗奴隶主肯定饿不死,只可能饿死“阿哈”,恐怕绝大多数“阿哈”是汉人。
辽东的海上、陆地的边境长达几千里,全部封锁住谈何容易。
八大皇商运输粮食、钢铁去辽东,从张家口出不了关难道就放弃了?
大安口、洪山口、龙井关、山海关……
长城上的关隘多着呢,守关的将士们都缺粮少饷,对朝廷,对文官宦官充满怨恨,兵变、闹饷时有发生。
还能有几个边关将士尽忠职守?
与其让八大皇商走其他关口守将的路子,失去对他们的掌控力,何不如任由他们在眼皮底下胡作非为?
车马行能够去辽东,王金宝就能够安排密探去辽东打探,即便是因为接触不到上层,弄不来重要情报也无伤大雅。
最起码熟悉了张家口前往辽东的道路,看到了风土人情。
反正自从黄毅的势力实际控制张家口以来,满清“八大皇商”包括张家口所有的商人都对兴和军赞誉有加。
没有人抵触兴和军收取三十分之一的商税。
又因为兴和车马行效率高,费用省,商人们渐渐习惯了雇佣,慢慢的放弃了自家养着的马车队。
这跟后世有些相似,因为物流发达,所以很多原本养着车队自己运输的企业纷纷卖掉了货车。
黄毅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掌控了整个宣大、山西的货运,约等于掌握了绝大多数山西商贾的买卖。
何时翻脸,用什么罪名逮捕八大皇商抄没家产,肯定选择一个能够使得效率最大化的时机。
夫妻离别接近一年,再次见面之时,耿月如激动得不能自已,她哭了又笑了,最后如同在云里飘……
几个月前,耿月如和耿月灵真的去了南直隶,把南京、苏州府、松江府、扬州府都跑了一遍,效果杠杠的。
一共拿到手二百几十辆大轿车订单,加上北直隶的订单,总数高达五百多。
今年年底前,总共交付四百多辆,其余的最晚要排到明年二月底才能发货。
还有一个产品也是产销两旺,这东西在江南叫做“叆叇”,黄毅指导生产时命名“眼镜”。
当下只有两个大品种“近视镜”、“老花镜”,暂时没有生产太阳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