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桃桃和苏文瀚前前后后又忙活了足足一个多月,Z市的房地产公司总算成立,他们以为投资商的身份进驻Z市地产界,和当地政府合作打造首个名为“泰安家园”的地产项目。
这个项目为全国首个商品房项目,以卖“楼花”的形式,奠基后便开盘售卖“楼花”,正式推出市场。
改革开放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终于由苏桃桃亲手画下。
这种新型的销售方式一推出便引起社会各界的轰动,认为这个地产公司的老板简直在“异想天开”,“傻子才会连砖头都没见着就掏钱买楼花”……
什么?认购楼花阶段只要付五成首付?剩下五成购楼款可以分期向地产公司低息贷款?最长可以分期三十年偿还?
房子还可以这样买?
震撼,无比的震撼!
这都已经不是轰动,简直是大地震!
可房子都是单位分的,为什么要自己掏钱买房?
当然,也有人认为就是因为房子是单位的,一旦辞职,房子就会被单位收回去,严格来说,房子不是个人的。
所以“商品房”的诞生反响非常大,大家都在观望,坐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
这个结果在苏桃桃的意料之内,改革开放不单单指物质上的开放,还有人们思想觉悟的开放,一口吃不成胖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来。
要知道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这两年“下海”做买卖的人像是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这些没有单位的人自然分不到房子,一家人被迫挤在狭小的筒子楼里,尤其是下乡回城的知青,没有单位接收只能和家里人挤。
人活一辈子不外乎三餐一宿,吃饱穿暖不成问题,娶妻生子总要有个属于自己的窝吧,全家人挤在一个转身都困难的童子楼里,怎么结婚生子?
人人都渴望有一个永远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年头资讯不发达,消息总是滞后。
某家早年移居港城回来探亲的商人知道这个消息,马不停蹄带着亲戚去下定。
如今他衣锦还乡,也准备回来投资做点生意,家里早已经住不开,他还打算买间老破大的平房先住着,等赚到更多的钱再建一栋房子。
不曾想现在几万块就能在Z市买一套一百多平的楼房,相比港城可要便宜太多了。
而且还是低息分期付款,对于他这种需要钱来周转做生意的人最合适不过。
他不仅自己买,还怂恿身边的亲人买。
“港城那边十几年前就是这个购房模式,不过那边都是跟银行贷款,利率还不低,这边可以直接跟开发商分期付款,利息还这么低,可见是为了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的家庭着想,还是很良心的。
有能力买的还是赶紧买吧,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等现房出来就都要现款了。”港城商人有感而发。
一水之隔,不过是隔着一个关卡的距离,却存在极大的信息差,两边放开程度有着天然之别。
有人半信半疑:“你该不会是个托,拿了人家钱来套我们的吧?”
“对啊对啊,没有房契在手,我心里怎么那么不踏实呢?”
“就是,买房不给房契,等房款还完了才给,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了,谁知道是不是骗我们的五成首付款呢?我可不干这种傻事!”
“可不是,这砖头水泥都还见着,房子还没影呢,就要我们给钱,我怎么看都像是骗子。”
“就是就是……”
……
这年头,沿海地区人们的反诈意识还挺强。
商人笑了下:“佛渡有缘人,我话尽于此,钱在你们口袋里,你们爱买不买吧。”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限购不限购,商人一口气给足了首付款,拿下楼层朝向最好的三套。
跟着他来的亲人也有两个二话不说跟着买了。
买的也是上下楼朝向最好的东边套。
现场有苏桃桃的人和第三方律师负责合同细节,还要去房管局办证备案,虽然款项付清之前,个人手里只有购房合同,房产证不会给到个人,得抵押在房地产公司,但是看到房契下来,第一次买房的人还是心安很多。
这一整个过程都有记者跟踪记录,采访购房者自然也不会少。
第二天报道一出,Z市首个商品房业主新鲜出炉。
大家终于等到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出现,有能力和想法人开始蠢蠢欲动,噼里啪啦打自己的小算盘。
第三天,不知道是哪位神通广大的记者,竟然把苏桃桃的背景扒了出来。
包括她之前是南方某个基地的附属厂厂长,后来考上华清大学去了首都,现在学成归来,为推动改革开放出一份力。
重点是,该报道详细报道了苏桃桃之前在“十年计划”中关于集资给职工建房的部分。
也是这样的模式,只不过食品厂的资金流更大,可以让职工首付三成,按揭七成。
第一期期房一经推出,早就全部认购完毕,目前是在建状态,已经建好了几层,据说等到明年年底,第一期的业主基本就可以收楼了!
另外,采访中出现的所有领导都夸苏桃桃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称她的出现直接拉动了他们县整体的经济发展,让他们县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脱贫,成为全省失业率最低,纳税额最多的第一个“富”县。
采访到的所有职工,也都是在夸苏桃桃这个厂长的各种好,包括对妇女儿童、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其他弱势群体的特别照顾等等。
此报道一出,全市哗然。
发酵到第四天,前来购房的人直接挤爆了售楼部的大门……
要知道,第一期仅仅推出几百个单位,也就是几栋楼,去晚了的话,很有可能什么都抢不到!
……
苏桃桃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好便回了首都,苏文瀚和杜老头留下常驻Z市。
反正“四海一家”这边已经完全上了轨道,培养出来的人也都不错,平时有周铃兰和傅远航看着,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相比“四海一家”这种小儿科,苏文瀚和杜老头更愿意去管房地产这个“大茶饭”。
这样一来,正合苏桃桃的意。
她主要是负责房屋设计这一块就行,建筑方面可以放手交给老高,销售和其他交给苏文瀚和杜老头。
她这个甩手掌柜依旧深藏功与名。
不过,她回来首都也并不是闲着。
“四海一家”的连锁经营模式也该提上日程,是时候开分店了。
她心心念念的小汽车年前必须拿下。
还有她的宝贝尘尘,马上就要开学,高三生涯的第一天,她怎么也得亲临现场。
林林总总,苏桃桃在首都也忙得够呛。
傅工的科研成果也到了最重要的阶段,最近一个月只能回来两个周末。
九月一号这一天,他也特意空了出来,准备和苏桃桃一起送儿子去上学。
尘尘知道从爸爸口中知道这个消息,比第一天上幼儿园还要高兴。
第一时间打电话跟他的好朋友陈子规分享。
陈妈妈知道后,也第一时间通知陈爸爸,不管九月一号那天有多忙,都必须空出来,送子规去上学!
陈爸爸纳闷得不行了,儿子是高三,又不是上大学,更不是第一天上高中,还要去送?
虽然纳闷,可陈妈妈有令,陈爸爸莫敢不从。
九月一号这一天,高三(1)班出现了两个由双方父母“护送”来上学的“小朋友”。
这个场面,可比当初傅远航去上高中被围观炸裂多了……
……
……
好吧好吧,留点悬念,我宣布,配得上全世界最好的尘尘和全世界最好的小叔叔的姑娘还没有出现,既然反对的声音更多,番外不写他们的感情线啦啦啦啦
……
……
另外:
架空、架空、架空……
重要的事情说无数遍,不要对标真实历史事件哈。
我国第一个商品房诞生于一九八零年,当时候是港商投资在深圳兴建,差不多要五万块人民币一套。
作为改革的先锋部队,深圳有着太多的“第一个”,而“房屋是商品”这个概念也是从深圳开始走向全国。
文中建商品房的时间线其实差不多,但是银行承办“房屋抵押贷款”、“卖楼花”(也就是房屋预售)这件事要到八十年代末,第一次住房体制改革会议召开之后才发生,再到九十年代初才开始实施。
苏桃桃提早把这件事摆上章程,早在食品厂提出集资建房时就出现,只不过文中承办贷款业务的是食品厂,现在是承建商,要早于银行发生,此时的银行还没有房地产信贷部呢。
苏桃桃敢做这件事也是因为知道后面房价会坐直升飞机扶摇直上,就算发生断供,房子捞回自己手里也只会不断增值,怎么都不会是赔本买卖。
抱歉抱歉,作者就是个话痨,越扯越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