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小鳖羔子,老婆子我可不惯你毛病!”
年来的快,去的也快,一转眼间,正月十五过去了,天也不似前些日子那么冷了。
清早起来,曼舟家刚吃过早饭,杨春兰就来了。
她手里提了个篮子,上面用布盖着,脸上露出笑容:“乔婶婶,我娘让我来谢谢你们,多亏了曼舟的药膏,她现在已经全好了。”
乔氏招呼杨春兰坐下:“好了就好,咱们都这么多年的邻里了,不用这么气。”
杨春兰将挎在胳膊上的篮子放到了桌子上:“婶婶,这里面是我娘一大早上做的米糕,还热着呢,家里没有白面,我娘用米磨了粉做的,很好吃的。”
“你娘这是做什么,一点药膏而已,可不能这样,快拿回去给你几个妹妹吃。”乔氏急忙将篮子推了回去。
“是啊春兰姐姐,药膏不值什么钱的,咱们都是邻居,不要这样气。”曼舟也劝道。
杨家是杨老太太当家,每日做饭的时候,家里的米面该用多少都是由她来分配。
做好的饭菜,也是杨家二房菜多粥厚,她们大房基本都是稀的能见底的粥配上黑窝头。
杨春兰和她的四个妹妹个个都是面黄肌瘦,二房的杨树林倒是肥头大耳,像个肥猪崽子。
杨春兰家里哪会有什么米,定是杨大嫂平日里做饭的时候偷偷攒下的,留着给几个孩子饿的时候吃。
现在杨大嫂把这些存下来的米做了米膏,又送给他们,让他们如何能吃的下。
看到乔氏和曼舟不肯要,杨春兰急的快要哭出来:“乔婶婶,你就收下吧。多亏了曼舟的药膏,我娘才好的那么快,再说,我才帮着熬了几日的药,就给了我那么多铜板。”
乔氏想了想说道:“好,婶婶收下,春兰回去替我谢谢你娘。”
她给周嬷嬷使了个眼色:“嬷嬷,把里面的米糕拿出来,再把篮子还给春兰。”
周嬷嬷立刻会意,拿着篮子就去了厨房。
曼舟见乔氏肯收下,杨春兰仿佛才松了口气,她站起身说道:“春兰姐姐,去我屋里坐一会吧。”
眼见着两个人去了曼舟的屋里,又关上了房门,周嬷嬷掀了屋里的帘子对乔氏道:“娘子,咱们给杨家回点什么?”
乔氏想了想说道:“昨晚炸的肉丸子,用油纸多包一些给春兰拿着吧,几个孩子也是可怜。”
周嬷嬷应了,就回厨房里忙活去了。
直到接近晌午的时候,杨春兰才从曼舟的家里出来。
到了杨家门口,她看了看四周没有什么人,这才躲在墙角,将篮子里用油纸包好的肉丸子,偷偷的藏进了怀里。
杨家的院子里没有什么动静,杨春兰拐进了东厢自家那边,又回身将房门闩上。
进屋以后,杨大嫂夫妻两个和杨春兰的四个妹妹都围坐在大炕上的桌子边。
上面摆了几碗稀的不能再稀的白粥和一小筐窝头,桌子正中放着一小碟子咸萝卜条。
见杨春兰回来了,杨连云说道:“怎么才回来,快上炕来吃饭,就等你了。”
杨春兰爬上炕坐好,她从怀里拿出油纸包,迅速的塞到了一旁的褥子下面,然后“嘘”了一声。
屋里的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端起了饭碗。
片刻之间,屋外就传来了杨老太太的拍门声:“开门!快开门!”
杨大嫂只得放下碗筷,下炕穿上了鞋,去外屋把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