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沼守介绍完淞沪警备总团的基本情况之后,接着由长勇介绍战场的基本情况。
“淞沪市区南北约七公里,东西约十五公里,市区面积大约为四十五平分公里,其中租界面积为三十二平方公里。”
“租界又分为法租界、公共租界以及日租界。”
“淞沪会战二番战后,日租界华界全面失守,现在已经被淞沪警备总团所控制。”
“在淞沪会战二番战结束直到淞沪会战三番战爆发之前,在这十个月的时间内,淞沪警备总团在淞沪市区构筑了海量的工事。”
“这些工事包括对各区所有里弄所有石库门合院的改建,连通各个街区的地道,以及遍布整个淞沪的地下掩蔽所。”
“可以说,淞沪警备总团已经把除了法租界、公共租界以外的整个淞沪市区都连成了一体,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
“这个庞大的工事群不仅可以给淞沪警备总团提供庇护,更可以帮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足够的兵力以及火力投放到淞沪市区的任何一个地点!包括南市!”
说到这里,长勇拿木竿点了点沙盘上的南市,接着说道:“从表面看,南市与闸北、虹口、杨树浦各区是隔开的。”
“中间隔着公共租界以及法租界,互不连通。”
“但其实,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对于淞沪警备总团根本就是不设防的,来去自由。”
“两天前,淞沪警备总团就派两个步兵营进入公共租界,袭击了礼查饭店并且射杀了特高课反谍组的十余名成员,组长高桥君从十几米高的楼顶跳入苏州河中,才得以侥幸逃脱。”
高桥俊介也在大厅内,当即起身向众人致意。
“高桥君,坐。”示意高桥俊介坐回位子上,长勇又道,“总之整个淞沪已经被淞沪警备总团打造成了一个超大型防御工事。”
“而这个超大型防御工事的核心就是两座大碉堡,分别是四行仓库以及中国银行的老大楼。”
“根据特高课的情报,四行仓库的二层就是淞沪警备总团的司令部,一层则是机库,其航空队的两架作战飞机就隐蔽在一层。”
“中国银行老大楼的二层则是淞沪警备总团的野战医院,一层则是其重炮团的武库,白天的时候其炮团的数十门大炮就隐藏在中国银行老大楼一层的武库之内。”
“据说,在四行仓库及中国银行老大楼几十米深的地下,还挖掘了大型地道,并且仍在夜以继日的疯狂的拓展。”
听到这,大厅里的军官顿时窃窃私语起来,显然这些情况他们都是初次听说,有被震惊到。
中国人这是要把淞沪打造成东方凡尔登吗?
饭沼守和长勇分别介绍完淞沪警备总团这个对手及淞沪这个战场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就是参谋副长武藤章大概介绍战术原则。
武藤章举起一份报纸向众人做了一下展示,再然后说道:“活阎王在记者招待会上将他的炮团称之为淞沪之锤,负责战场侦察并向炮兵提供精确坐标的侦察营则被他称为淞沪之眼,我认为恰当!”
“第一一六师团之所以会在第二十二师团、第十七师团以及第十五师团三个师团近在咫尺的前提之下遭到全歼,就是因为有淞沪之锤以及淞沪之眼的存在。”
“淞沪之眼的侦察兵是真的可以夜间将精确到米的坐标参数提供给淞沪之锤,而淞沪之锤的炮兵也真的可以在夜间将炮弹准确的砸到淞沪之眼标定的目标!”
“这两者的配合,使得淞沪警备总团的大炮可以像皇军的掷弹筒般指哪打哪,但是其毁伤力却远远超过掷弹筒。”
“总之,这两支部队的破坏力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在还没有摧毁掉这两支部队之前,尤其是还没有摧毁淞沪之锤之前,就贸然向淞沪市区发起正面强攻,是极其不明智的,甚至是愚蠢的!”
前田利为并没有特别反应,因为他知道武藤章并不是针对他,而只是陈述观事实。
顿了顿,武藤章又道:“好消息我们已经知道中国银行老大楼一层就是武库,淞沪之锤的数十门大炮就隐藏在这栋大楼之内,所以只要摧毁了中国银行老大楼,淞沪之锤这把利器也就不复存在!”
“当然,如果有可能,最好是连四行仓库也一并摧毁掉,因为淞沪警备总团的司令部就在四行仓库东楼的二层,活阎王也在!”
“只要摧毁四行仓库,大概率也就可以干掉包括活阎王,这样的话淞沪警备总团立刻就成为一盆散沙,甚至有可能陷入内斗!”
到了这,前田利为终于插话进来,沉声说:“此次幕僚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摧毁四行仓库及中国银行老大楼——代号破锤!”
武藤章紧接着又说道:“四行仓库及中国银行老大楼的结构已经被大幅强化,五百公斤级的重膀航空炸弹并不足以将其摧毁。”
长勇道:“自杀撞击,我们也已经试过了,我们使用的是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倘若能撞上,足以将四行仓库或者中国银行老大楼炸彻底的为废墟。”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只拿人在四行仓库周围部署了大量的防空火力,奉命撞击四行仓库以及中国银行老大楼的那两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没等撞上就被打爆,炸了个空气。”
当即有一个大尉说道:“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原本就不是为了俯冲轰炸而设计,所以才会在俯冲的时候遭到击落,但是爆击机、战斗机或者侦察机的机动性更好,可以让这三种作战飞机满载炸药,发起自杀式的撞击!”
“一架九七式战斗机满载汽油及炸药的话,相当于就是一颗将近两千公斤的重磅航空炸弹,就不信炸不掉区区一座钢混碉堡。”
另一个少佐接着说道:“就算炸不开碉堡,爆炸产生的冲击也足以将碉堡内的只拿人震死!没有任何生物能扛住这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