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晨风轻抚,旷野静谧。

    吴楚洵踏上了回甘州的路。

    一脸餍足。

    那群老兵留在了邬堡,作为日后托达瓦的护卫兼练兵教头。

    而邬堡里的财富,一小半已让人追回那群“死去”的士兵,送去了南蛮。

    另外的,则交由托达瓦,建新城,练强兵。

    王行之与两名精锐士兵随行在侧。

    三人只看吴楚洵那满脸春色,自然都明白这人昨夜做了什么好事。

    互相挤眉弄眼,心照不宣。

    吴楚洵自然察觉到三人的眉眼关司。

    他目光清浅,视线从几人脖子上划过,笑了笑。

    “三位,罗比扎族的姑娘们是不是比中原女子更加热情奔放啊?哎,你们真该看看自己的脖子。”

    此言一出,王行之与两名老兵面面相觑,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脖子。

    空旷的原野上,只回荡着吴楚洵爽朗的大笑声。

    他扬鞭策马,将沿途的风光尽收眼底。

    脚下的这片土地,如今是大启的疆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也曾属于过无数的王者。

    而未来……

    漠北的朔风呼啸而过。

    为这个飘摇的王朝带来了些许寒意。

    但同时也裹挟而来吴楚洵那傲视天下的雄心壮志。

    ……

    吴楚洵回到甘州,直奔总兵府。

    他心中早已打好腹稿,如何汇报这次剿匪的结果。

    谁知,到了总兵府,才发现皇帝不在。

    留守的护卫答:“头儿,皇帝去了知州府,迎接鞑靼族来的使者。”

    鞑靼族使者?

    吴楚洵脑中第一个反应就是星哲和拔都来了。

    他急忙让两名老兵和王行之先回军营,自己则打马前往甘州知州府。

    此次,鞑靼族来的是拔都以及族中的两位大长老,还有一位绝美的女子。

    那位美人同样充满了异域风情。

    一双碧绿的眼眸似星辰般闪耀,笑容如同草原上最纯净的花朵。

    眉眼昳丽,丰腴明艳,让人一见难忘。

    房间里,长老们和皇帝讨论得热烈。

    既然大启朝廷拟接受草原部落纳贡归降,鞑靼部族作为如今草原的第一大族,自然要趁着皇帝亲临的时机,巩固与大启朝廷的关系。

    只是在门外听着听着,吴楚洵原本挂在脸上的笑意渐渐消散。

    鞑靼族今日目的,竟然是要和大启朝——

    联姻!

    只听鞑靼长老郑重其事地向皇帝进言。

    “我尊贵的陛下,蓝其儿是我们鞑靼族的骄傲,是漠北草原上熠熠生辉的明珠,被誉为草原双壁之一。我族愿将我们最尊贵的公主,献给陛下,以表达我族对大启朝的深厚敬意。”

    吴楚洵心中一沉。

    他几乎可以预见到皇帝定会欣然接受这个提议。

    毕竟,联姻对于皇帝而言,是安定草原部落人心、巩固两族关系的绝佳方法。

    何况还是这样的美人儿!

    只是,吴楚洵在听到草原双壁时,不由地想到了托达瓦。

    他们两人,虽然享有盛名,但那些所谓的爱戴与喜欢,不过是权力与利益的虚幻投影罢了。

    此时,皇帝端坐在中央,目光温和地打量着蓝其儿公主。

    她一脸娇羞,宛如盛开的雪莲,美丽纯洁。

    对于鞑靼族长老的进言,他的回应,也给足了体面。

    “朕早已听闻蓝其儿公主的美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果真是只有雪山上才能孕育出这么美的雪莲,大启若能迎娶如此佳人,实乃我朝之幸。”

    皇帝在人前从来是温润如玉,宽裕慈仁。

    这番话一出,果然气氛更加和谐。

    只有拔都的表情仍显得有丝复杂。

    把蓝其儿嫁去大启朝联姻,是长老们和祭司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他自小对星哲言听计从。

    可蓝其儿是他唯一的妹妹,他只想妹妹能嫁一个一心一意爱她的人,而不是成为大启皇帝后宫中众多妃子之一。

    星哲曾问及:“蓝其儿,她美丽吗?”

    自然,蓝其儿的美貌如同天边的明月,令无数勇士梦寐以求,渴望能娶她为妻。

    星哲深邃的目光中透露着对现实的洞察。

    “如今的鞑靼,虽外表依旧光鲜,但实力已非昔日可比。放眼天下,还有谁能比大启皇帝更有能力,给予蓝其儿安全和荣华。”

    拔都无法反驳。

    但他仍坚持亲自带着妹妹来见见这位大启皇帝。

    若是妹妹不喜欢,身为新首领的他,即使长老们有异议,也定能为她做主。

    他侧目看向身侧的妹妹。

    只见蓝其儿脸上泛起了一抹前所未有的娇羞,目光被皇帝牢牢吸引,未曾移开。

    拔都:??!!

    此次造访,并未涉及正式的会谈。

    需待皇帝返京后,各族首领再前往京都,依照国礼朝圣纳贡,正式承认大启朝为宗主国,这标志着最终的归降。

    同时,大启朝也将在那时正式开放互市,拓展商路,设立驿站,并增加兵力。

    这一切的决策,还需要皇帝回到朝堂与众臣商议细节。

    等鞑靼族一行人离开后,皇帝才发现吴楚洵回来了。

    皇帝的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知州的宴请,带着吴楚洵回到了总兵府。

    皇帝与他几日未见,如隔三秋。

    正欲与他缠绵。

    吴楚洵却后退了几步,单膝跪地,向皇帝请罪。

    “陛下,臣有罪在身,领兵两万剿灭匪患,却因地形不熟,导致三千京营将士不幸陷入沼泽,另有千余将士被悍匪所杀。臣愧对陛下,愧对阵亡将士,请陛下重重责罚!”

    吴楚洵低垂着头,面色沉重,不复往日的张扬。

    皇帝面带诧异,并未怪罪,反而亲自上前将他扶起。

    “玉章,你何罪之有?你此次为朕铲除了互市的一大阻碍,带回来的财宝更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朕应该赏赐你,而非责罚。”

    皇帝的声音中透露出几分宽慰。

    吴楚洵垂下眼帘。

    暗忖,以皇帝的行事风格,不应该对那三千京营漠不关心,这般轻拿轻放。

    他并不知晓,前锋营那几位提前回来千户承了他的情,自然想在皇帝面前给他卖个好。

    并且,为了在皇帝面前突出他们自己的战功,即便皇帝按常规,将几人分开问询,他们也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吴楚洵的领兵之能。

    言语中还不时渲染出草原环境之恶劣,响马盟悍匪有多强悍,众将士有多拼命。

    这些言辞,让皇帝在潜意识里对损失的将士人数有了更高的接受度。

    而吴楚洵的分兵布阵,各任其事的战术,也让其他千户根本就不清楚真实伤亡情况。

    最终这次剿匪死了多少人,恐怕也只有吴楚洵自己才心知肚明。

    两万人成功剿灭了草原上雄霸多年的上万悍匪,只区区四千人的损失,足以证明吴楚洵的带兵能力。

    皇帝开心还来不及,怎会怀疑死亡人数呢?

    此刻见他平安归来,想念情郎的心思占了上风,哪还有心思与他谈正事。

    他轻轻依偎在吴楚洵的怀中,眸中含情。

    吴楚洵回过味来。

    他怀里搂着才刚答应迎娶公主的皇帝,内心一阵讽刺,用力收紧了皇帝的腰。

    床幔翻飞。

    吴楚洵行事中带着以往没有的强悍和肆意。

    寒夜中,床帷中的喘息声若断若续。

    吴楚洵那清醒的眼眸深处,隐藏着对回到现代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