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歌声飘荡让地狱化为天堂
    《放牛班的春天》随着正式开始上映,声音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特别是针对电影里面的皮埃尔这个角色,可以说充满了争议。

    为什么这么说?

    “虽然说马修作为老师,把“坏孩子”培育成才,不求名利,可是皮埃尔和佩皮诺,这两个孩子可以说在马修心里是最特别的。

    他对皮埃尔的偏爱更胜过佩皮诺,但是结果呢?

    皮埃尔却连马修的名字都记不住,真的为马修感到悲哀,也为皮埃尔的冷漠悲哀!”

    “是啊,电影开篇,他记不住马修的名字,本来还没觉得有什么,可是看完电影,却突然觉得,皮埃尔太过冷漠,太过自私了!”

    “谁说不是呢?可以说没有马修,皮埃尔会有那样的成就吗?我想是不可能的!甚至马修还给他写了推荐信,那么多年过去,他竟然没有回去看过一次马修,或者说,没有想起来马修的名字,这真的令人很愤慨!

    这说难听点,算不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忘恩负义?”

    “忘恩负义有些过了,不过的确让人很不舒服啊!”

    “《天堂电影院》里面的托托是因为阿尔弗雷德不希望他回来,所以他才没有回来一直到他死才回来。

    可是皮埃尔连马修死了都不知道,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种悲哀,马修作为他的启蒙恩师,对他的恩情,不言而喻,可是他却忘记了,连同马修的名字!实在让人难以喜欢!”

    “不能这么说吧?因为皮埃尔根本不知道是马修出主意让他妈妈把他送到里昂音乐学校的,马修从来没对皮埃尔说过,他只是想帮一个不受自己儿子理解的母亲和一个有天赋却被埋没的孩子,直到佩皮诺在五十年后带着马修的日记来到皮埃尔的家里告诉他一切,皮埃尔才恍然大悟这个启蒙老师,自己生命中的过才是改变了自己生命的恩师,才引出了这一段故事。”

    “这才突显马修默默无闻的一生,却影响了很多人。”

    “也许在这50年里,皮埃尔也遇到了很多改变了他的人。

    但其实我也不太明白,毕竟马修是他的启蒙老师,又是第一个让他懂得感激的人!

    怎么会不记得?”

    “正视一种现实,皮埃尔已成为一个着名的指挥家,与一个寻常小人物,形成巨大反差。他今朝功成名就,经历无数精彩,记不起人名字才寻常!”

    “楼上的把忘恩负义说的这么清新脱俗也是够了!”

    “行了,这部电影的核心诉说就是:“这位伟大的老师没人知道。”

    连他最得意的学生都几乎不记得他,正是这一核心诉说的最重一笔。我觉得这或许是狗导演生怕这电影还不够感人吧。”

    有影评人也在长篇影评里面提出了这个疑问。

    “其实我觉得挺难过的。

    看其他评论说这是一部进化心灵的电影,引发了人性教育的思考。

    但我整体看下来却觉得还是比较悲伤,不是说悲伤不好,事实上我觉得正是因为这种悲伤,才让这部电影达到了一种高度。

    悲伤的最大来源应该是马修后续平淡的一生。

    我所预测或是期待的结局应该是把高光放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上。合唱团获得了一次参加重大比赛的机会,但校长出面阻挠,马修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逃离了校长的封锁,在最后一秒钟登上舞台,带领合唱团大获成功。合唱团获得了荣耀,马修也获得了掌声,影片也接近尾声。

    我没有想到为伯爵夫人的那场演唱就是最重要的场合了。并且这一幕着重描写了马修对小男孩的谅解,而不是合唱团突破困难迎来的成功。没有设置泪点,这是让我感到惊讶,也是开心的。

    可是我也还是很难过,因为一直到最后马修都还是那个平凡的人。他的耐心与努力并没有为自己换来世俗认可的成功。他的一生就像是一位尽责的普通老师的一生,而这样的老师只能一辈子平凡的待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没有鲜花和掌声。我感到很不公平,或许是我太肤浅了吧,但是我就是难过,为马修难过。

    还有一个难过的点——是皮埃尔的忘却。

    于马修来说,皮埃尔是马修的骄傲。于皮埃尔来说,马修是改变了他人生的人,马修将皮埃尔引上了专业的音乐之路,说服她的母亲将他送去音乐学院,可以说没有马修就没有皮埃尔现在的成功。

    但皮埃尔忘记了马修的名字。

    皮埃尔的成功肯定不来自于马修。他应该感谢他的音乐天分,感谢她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但我感到很难过的是,他不应该忘记马修的名字。他的一生应该遇到了很多很多的老师,能到他那个高度,他的老师中肯定有知名的音乐家,他师从某某艺术家的经历,可能会被杂志追踪报道。但是没有人会知道曾塘底那个黑暗的地方,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伟大教育家,没有他就没有皮埃尔今天的成功。

    或许有人会说,是因为他不知道是马修去找了他的母亲,让她决定带他去里昂,但是这根本说不通,难道马修的母亲也会不告诉他?

    毕竟,他凭什么获得机会?是马修的推荐信啊!既然如此,他不可能不知道马修对他的帮助,可是他依然忘记了这个对于他的人生而言,极为重要的人。

    我和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其实现实中很多老师都是这样的,从当前社会“成功”视角他们都是很平凡,坚持自己的工作岗位,背后看不到的就是桃李满天下。

    他说,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也是很惊讶,为什么“恩师”叫不起来名字,感觉对马修很不公平和失落。但是突然他又说想到现在的自己,他印象深刻,帮助他的老师,他也叫不出来名字,但是知道他们教的学科。

    有时候叫“老师”足以!

    可是我不能认同“只叫老师足矣”的观点。首先,别的老师可能只是在学科上为你多上了点心。但马修可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啊,他是那个转折点,可以说,没有马修,也就没有后来的他。

    退一步说,一个老师为学生花了这么多的心血,学生长大成名后,没有试图联系一下这位改变人生的老师,我觉得令人难过。至少从身边经历来看,几个同学毕业回校看望老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每年都会给当时帮助我的班主任邮寄特产。

    或许他并不缺这些东西,但是我只是想告诉他,我还记得他,永远记得!

    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有些道德绑架,不是说他要为马修提供任何的物质资助。我只希望,最后马修离开学校的消息,至少是他自己打听到的,而不是靠同学千里迢迢,在马修去世后,从远处带来这些消息。这说明他从没试图打听马修的消息。这最令我难过。”

    事实上,不少人也在热议这个话题。

    无他,国人从古至今可以说都讲究一个尊师重道。

    “或许是因为我们是华国人,因为我们更注重尊师重道,要知道在古时候,拜师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老师可以当学生的半个父亲。

    哪怕到了现代,对于老师,我们总是给予更多的尊重,至少,我相信每个家长,对于一位好老师,都绝对是无比的尊重的。

    可是电影里面的皮埃尔,说真的,有再多的理由,也无法掩盖,五十年啊!

    五十年的时间,可以看的出来,他甚至从未去探望,乃至于去听人说起这位老师的事情,他现在如何了?他还好吗?

    他没有!

    他甚至要到佩皮诺拿出照片之后,才想起来曾经有这么一位恩师!

    我想说的是,马修称作是对皮埃尔的命运改变最大的恩师吧?或者说,称之为皮埃尔的恩师也不为过吧?

    如果说,皮埃尔混的不好,那么或许大家也不至于那么在意,可是问题在于,他已经是世界顶级的指挥家了,他是做音乐的,难道他在做音乐的时候,就一刻也不曾想起曾经带给他音乐启蒙的那位恩师吗?

    何等凉薄的人才会如此,所以,真的为马修感到不值,我相信,马修必定在关注着这位得意门生,或许他也会想过,这位得意门生,会不会哪一天来探望他?

    可是没有!哪怕马修去世,他也没有再见过这位曾经的得意门生。

    或许是导演的安排吧,还记得最初的时候,那位老师说皮埃尔是天使面孔,魔鬼心肠吗?

    也许这个故事的结局就正好印证了这句话吧。

    马修或许不会后悔曾经挖掘过,皮埃尔这样的得意门生,可是作为旁观者,我们很难理解皮埃尔的所作所为!”

    除了皮埃尔这个角色的争议,很多人同时也对马修的教育方式有争论。

    无他,因为在电影里面,可以说,池塘之底的学生们的叛逆和问题,也让很多人反而觉得马修是不是有些“圣母”!

    当然,这个解读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电影给出来的蒙丹这个角色,科尔班这个角色,可以说他们做的事情,的确已经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蒙丹放火,科尔班偷钱,那可不是一笔小钱,这样的行为马修也原谅了,我不能理解!”

    “对啊,我也在想,马修为什么要保护科尔班?只是因为他是个孩子?可是偷那么多钱,还害的蒙丹被冤枉,这怎么都解释不通吧?”

    “对,虽然说不能一刀切,但是的确,蒙丹和科尔班这两个孩子,问题真的很严重!”

    “蒙丹放火?不是吧?不是吧?电影告诉你们火是他放的?这不是和校长一样带有巨大的偏见吗?曾经犯过错,就必然还会犯错?谁说是他放的火?

    至于科尔班,我想说的是,他对金钱的概念没有那么深刻吧?其实现在一些学校里面也会出现孩子偷拿同学东西的情况,但是难道就要报警,往少管所送?

    注意,他们是孩子啊!”

    “我觉得不能一刀切吧?这里面的孩子并非都是坏的,有像佩皮诺这样的孤儿,有像皮埃尔这样的本质不坏的叛逆的孩子,当然也有像蒙丹这样的孩子!”

    “以校长为代表的“犯错-惩罚”派和马修的感化派是两个对立的阵营,没有说哪个一定好吧,校长派能快速纠正,相当于利用人的条件反射,用暴力联想犯错,从而减少犯罪;而马修是觉得应该感化,慢慢教导,两种教育方式现实中都有使用的场景吧,因地制宜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没必要上升到意识层面的鄙视吧!”

    “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对于很多人来说提出了问题,当你面对一群年幼但是调皮到邪恶的孩子,你会如何对待他们?

    是循循善诱,还是简单粗暴的用暴力解决?

    我相信大多数肯定会答前者!

    但是言论与行动的误差,现实与理想的遥远,让我们见到的总是第二种!

    我们的主人公马修看上去还有一些憨厚的感觉,他是单纯的理想的,当他进入那个像监狱一样的学校时,亲眼见证了发生在眼前的一幕幕场景时,我想他是震惊的过着难以接受的他可以一走了之,也可以随波逐流!

    但是他没有,他选择的是留下来去改变这一切,尽管这一切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容易,但是他对孩子们的爱是支撑他留下来的强大动力,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坏人并不是真正的坏人,只是在该站出来的时候选择了沉默和顺从!

    而马修确实一个单纯的好人,单纯到不适合在这个社会生存,但是往往是那些单纯的人改变了世界,作曲是他的梦想,当他来到这里之后,他又开始作曲来让孩子们唱,我们时刻相信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力量,也是最美好的事物,它可以感染这世界一切邪恶与肮脏,纯净我们的心灵和这个世界。

    最终他用自己的行为改变了周围的人和世界,那些歌声将成为永远灵魂的净化剂。

    当他来到这所学校,我是疑惑的,当他被学生嘲弄欺负,我是气愤的,当他无私保护学生,我是欣慰的,当他带领孩子们在那个阴暗的世界歌唱时,我是震撼的,当他不得不离去时,纸飞机漫天飞下我是感伤又感动的。我们看着这样一部影片,不知道他好在哪里,但是它确实感动了我们,震撼了我们,我想这就够了。

    我们扪心自问,如果我们曾经是这样的孩子里面的一员,你们更愿意遇到校长这样的人,还是马修这样的人?答案不言而喻,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我们可以评头论足,但是如果是我们自己呢?谁会不想遇到一个马修这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