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一首军中绿花,唱哭边境两万里 > 第293章 激动的刘文恭
    很快,电影就开始了。

    影片主要讲述西北农民李大山,含辛茹苦的将子女拉扯大。

    他的一生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没有惊心动魄的转折,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以及对土地和家庭无尽的热爱与付出。

    李大山的故事,是千万华夏农民的缩影,他们默默无闻,却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这个故事,情节质朴无华,饱含深情。

    许参看了也是感触颇多。

    说实话,许参并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但对于这部片子,他看进去了。

    这时,刘文恭小心翼翼地问道:“许先生,怎么样?”

    讲真,要不是缺钱,他也不会对一个小辈这么低声下气。

    没办法,剧组真的穷,他们在拍摄《我的父辈》这部电影的时候,几乎是和当地的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拍摄条件极其艰苦。

    刘文恭也知道,这样的电影想要出圈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他听到《父亲》这首歌的时候,觉得非常触动。

    但同时,他也是想通过许参的影响力给电影做个宣传。

    许参呼出一口气,很郑重地说:“我觉得,《父亲》这首歌和这部电影并不搭!”

    听了这话,刘文恭差点瘫坐在椅子上。

    在他眼里,终究还是错付了。

    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年轻人身上,果然是不靠谱的。

    刘文恭甚至在想:“看来,这样的影片果然不受年轻人的待见!”

    此刻,刘文恭彻底对自己的一厢情愿感到汗颜。

    他在心里叹息道:“唉,看来是被拒绝了,只能另作他法了!”

    就在刘文恭心里戏码上演之际,许参说道:“这样,我再写一首歌,到时候刘导你看看!”

    听了这话,刘文恭直接起身,难以置信地看着许参。

    “许先生,你说得是真的吗?”随即,他的情绪又低落了下去,“可是时间和经费上,我们的预算并不是很足!”

    许参则不以为意:“刘导,等歌曲出来了,如果可行的话,我可以用歌曲投资这部电影!”

    听到这话,刘文恭再次激动起来,他用复杂的眼神看着许参。

    “许先生,这样的电影你真的愿意投资?”

    “有什么不愿意的,这么好的电影,难道刘导不愿意让我参与?”

    刘文恭连忙摆手道:“不不不,我只是觉得这样小众题材的电影,并不受年轻人喜欢!”

    “刘导,这个我有分寸,成了就算我捡了便宜,亏了,就当我走眼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文恭要是再拒绝就显得矫情了。

    再说了,他这部电影,也实在没拉到什么牛逼的投资人。

    如果许参能够参与进来,不仅解决了歌曲的问题,还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至于许参出于什么目的,都不重要了。

    许参能带歌曲入组,刘文恭已经感觉占了很大的便宜了。

    毕竟许参的一首歌,如果真正去买的话,价值能超过整部剧的投资都不稀奇。

    在刘文恭眼中,许参此举无疑是变相地给予了他巨大的支持与帮助,这个人情,算是记下了。

    许参将歌曲创作完成后,就发给了刘文恭。

    刘文恭这两天一直在心里嘀咕:“到底是怎样的歌曲,能够比《父亲》这首歌还要适合这部影片!”

    当刘文恭拿到歌曲的时候,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听了起来。

    这一听,直接将他镇住了。

    如果说《父亲》这首歌,以其深情的旋律勾勒出儿子对父亲深沉的爱,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深切缅怀,同时细腻地捕捉了父亲默默奉献、岁月留痕的无限感慨。

    那么,《父亲写的散文诗》则展现了父爱的伟大与细腻,同时也反映了两代人之间沟通的微妙与复杂,表达了代际间那份既近又远的独特纽带。

    两首歌曲,各有千秋,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它们各自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触动着人心。

    然而,就电影《我的父辈》所承载的情感深度与广度而言,《父亲写的散文诗》似乎更为贴切地与之共鸣。

    它以其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主题内涵,为影片的情感表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歌曲还没放完,刘文恭已经泪流满面了。

    “终于,终于有人懂我了!”

    或许,这才是文人最大的幸福。

    有人能够get到他的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当即,刘文恭马上来到了华彩。

    见到许参就直接握着他的手说:“许先生,真是太谢谢你了!”

    显然,刘文恭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许参也没想到这老头居然这么感性。

    他在心里感慨道:“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艺术家是孤独的,是高傲的。

    这点从刘文恭始终坚持走小众艺术题材电影路线就可以看出来。

    并非刘文恭不具备驾驭商业电影的能力,而是他内心深处那份不可动摇的骄傲与坚持,促使他拒绝随波逐流,坚守着自己对于艺术的纯粹追求。

    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孤独的。

    显然,刘文恭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

    但他又是感性的。

    在听到《父亲写的散文诗》这首歌时,他难掩激动,那一刻,像是有人读懂了他,给予了他最真挚的回应。

    对于一位艺术家而言,这种精神上的共鸣与认可,无疑是最为珍贵的奖赏。

    它超越了物质与名利的诱惑,是心灵深处最为纯粹的幸福源泉。

    许参问道:“刘导,如果歌曲没问题的话,我们接下来谈谈合作的事情吧!”

    刘文恭直接开门见山地说:“许先生,我这部电影总共花了300万,你这首歌应该都不止三百万,这样,你把本钱给我,这部电影就是你的了!”

    许参都懵了,第一次见到这么直接的。

    刘文恭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这部电影,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情感的结晶,将其交付他人之手,对于他而言,无疑是极其不舍的。

    但是,他实在拿不出可以和这首歌媲美的报酬。

    所以,才会一咬牙,直接把电影都卖了。

    这么大的便宜摆在面前,要说不心动是假的。

    不过,许参也不是那种趁火打劫的人。

    他知道刘文恭这样做,是对艺术纯粹性的尊重与传承,而非简单的利益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