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34章 学傻了
    老朱对殷薯有多重视呢。

    一句话来形容:吃住都在殷薯地旁边的窝棚里。

    他真就在地头搭了个窝棚,一点都不夸张,尽管几十米外就是房屋。

    马娘娘也是一日三趟往这边跑。

    嗯,主要是负责给老朱送饭。

    把陈景恪看的目瞪口呆,不知道的还以为两口子在玩角色扮演呢。

    但他们俩确实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殷薯确实好活,很顺利的发芽出苗。

    一个月后苗成,仔细数了数总共有苗106颗。

    对于这个出苗率陈景恪倒没说啥,大块红薯本来就不适合育苗。

    前世普遍都采用中小块的,出苗率高还不浪费。

    最后插秧种植,正好够半分地的。

    接下来就是照顾了,老朱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观看长势。

    每天除草捉虫,照顾的别提多仔细了。

    又长了一个多月,秧苗郁郁葱葱非常的喜人。

    陈景恪却食指大动,前世红薯叶可是一道美食啊。

    即便后来工作了,还经常去乡下摘红薯叶吃。

    于是在他的鼓动下,老朱采摘了一些肥嫩的叶子,马娘娘亲自下厨制作。

    炒了一盘菜,还制作了卷菜馍,还有菜窝窝头。

    实话实说,马娘娘的厨艺一般。

    然而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别的原因,大家吃起来却都觉得非常美味。

    老朱一个劲儿的夸赞:“好吃,真是好东西啊。”

    “结的果子能吃,叶子也能吃。”

    “青黄不接的时候,采摘一点叶子也能应应急。”

    朱标啃了一口菜窝窝头,点头说道:

    “比一般的野菜口感好太多了。”

    一般的野菜都比较粗糙,口感其实并不好。

    殷薯叶口感更加细腻,说它是正儿八经的菜都不过分。

    陈景恪手里的筷子就没停过,毕竟这种熟悉的味道几十年没吃过了。

    最后吃的老朱都急眼了:

    “你这臭小子,就不能给我留一点。”

    “别吃了别吃了,你个不孝的混小子。”

    马娘娘笑的非常开心:

    “饿极了秧藤捣碎了也能吃,就算自己不吃,用来喂牲畜也是顶好的饲料。”

    朱标说道:“确实如此,这殷薯浑身上下都是宝啊。”

    朱元璋看着不大的地块,忽然叹道:

    “就是数量太少了,靠这样育苗,不知道何时才能普及天下。”

    陈景恪这才停下筷子,笑道:

    “加快育苗的方法也不是没有,就是成本有点高。”

    朱元璋惊喜的道:“你有办法?快说。”

    陈景恪说道:“您老忘了温房了吗。”

    “这些秧藤就是现成的苗,剪下来移栽到温房,冬天也能生长。”

    朱元璋一拍脑门:“哎呀,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忘记了。”

    “快快快,把所有温房里的菜都铲掉,全都给咱种成殷薯。”

    “再命工部立即兴建新的温房。”

    马娘娘没好气的道:“你看你一惊一乍的,和毛孩子一样。”

    “温房里的菜铲掉冬天吃什么?全都吃咸菜吗?”

    “再说了,就这么点秧藤,又能移栽多少。”

    “让工部加紧修建新温房就可以了。”

    老朱也冷静了下来,笑道:“哎,还是妹子你说的对。”

    然后下令,工部修建温房,以种植殷薯。

    所谓温房就是前世的大棚种植,中国早就有的技术。

    陈景恪弄出玻璃之后,就用玻璃造了一批温房,满足皇宫使用。

    还能在冬天时不时的赏赐给群臣一些。

    大冬天能吃到新鲜蔬菜,对朝廷权贵来说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还有圣眷在里面。

    所以皇宫里的蔬菜,不少人盯着呢。

    也因此,宫里的工匠在这方面的技术,是非常成熟的。

    接到命令后,工部很快就在皇庄修了新的温房。

    然后在尽量不影响殷薯长势的情况下,进行了剪藤扦插。

    最后又给弄了两亩地的殷薯出来。

    不过老朱大部分精力,依然放在了宫里的这半分地上。

    毕竟这是最初的试验田,殷薯产量多少还需要它来证实。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进入了十一月份。

    红薯终于进入了收割时刻。

    即便还没有开挖,大家也已经从高高隆起的根部,判断出产量不会低。

    现在的问题就是,能有多高。

    老朱特意邀请了满朝文武,以及京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前来见证这一时刻。

    毕竟不能给人留口舌不是。

    方孝孺和解缙自然也来了,对于这高产良种他们自然也很感兴趣。

    尤其是解缙,他早就等着试验结果出来,好在报刊上大肆宣扬呢。

    为了等这一天,他都没敢过度报道发现新大陆的事情。

    在众人的目睹下,老朱挖出了第一铲。

    他挖的很小心,生怕把果实给伤到了。

    很快一大串殷薯就被挖了出来,大大小小加起来足足有六个。

    见到这一幕,所有人都忍不住发出了惊呼。

    最后上秤一称,重达一斤一两。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得到准确结果,所有人都忍不住再次惊呼出声。

    一颗苗结果就是一斤一两,这里有一百零六颗呢。

    就算平均一颗结果一斤,那也是一百零六斤。

    要知道,这可是半分地,相当于一亩地两千一百多斤。

    这已经不是亩产千斤了,而是两千斤。

    这个结果,实在太惊人了。

    可事实就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接下来群臣也顾不上形象了,一窝蜂的去挖红薯。

    没有工具的就直接下手挖。

    一旁的解缙看的非常感慨:“若群臣皆有此心,何愁天下不兴。”

    方孝孺笑了笑说道:“人是复杂的,今日能为了良种失态,明日……”

    说罢摇头不语。

    陈景恪走到两人身边,说道:“不管怎么说,至少在这一刻,群臣的心都是至诚的。”

    不管是不是真的,至少表现的很至诚。

    在众人的努力下,半分田的殷薯很快就被挖了出来。

    最后上秤一称,不多不少正好一百零六斤。

    这个结果再次引起众人惊呼。

    半分田一百零六斤,亩产就是两千一百多。

    这可是亩产两千斤啊。

    汤和眼珠子一转,立即下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群臣也反应过来,立即跟着祝贺。

    什么陛下仁慈,上苍才有此良种降下云云,一个比一个夸的厉害。

    良种当前,最不喜欢阿谀奉承的老朱,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不过他依然保持着理智,对这个产量给出了中肯的看法:

    “咱这半分地,用的最好的水肥每日精心照料,普通百姓家哪有这个条件。”

    “所以正常产量不可能这么高的。”

    李善长接话道:“不过就算折半,也是惊人的产量了,此实乃陛下之功也。”

    其他人纷纷附和,都是陛下的功绩啊。

    甚至有人喊出了大明将永无饥馑的口号。

    对此大家都是一笑了之,纯当他高兴疯了口不择言。

    方孝孺的唯物史学早就给出过定论,生产端固然重要,但分配端也同样重要。

    很多饥荒并不是生产端出问题,而是分配端出了问题。

    这个理论已经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殷薯产量高固然好,可靠它想实现永无饥馑就是笑话。

    不过也不能因此就否认它的优势。

    粮食多了,漏给底层的就多一点,能少饿死一些人。

    至于品尝殷薯,这个建议没人敢提。

    就这么点全都是种子,谁敢提议吃种子粮啊?

    不过老朱也不是死板的人,挑出一些特别小或者有损伤的,给大家每人分了一小块。

    品尝之后清脆甘甜,吃起来口感非常好。

    这下众人再无疑虑,此真乃济世良种。

    陈景恪也被分到了一小块,只有一颗鸡蛋黄那么大。

    他仔细品尝,确实是前世的味道。

    二十多年没吃,他都快忘记这种味道了。

    但他相信,以后前世的种种,必将在这个世界出现。

    甚至发展前景还要超过前世。

    这就是他穿越最大的意义。

    解缙品尝过后不停点头,表示回去一定要大书特书,向天下人介绍这良种。

    陈景恪就趁机将薯叶的吃法,以及薯藤的用处都大致讲了一下。

    这让解缙更加高兴。

    百姓最困难的,就是粮食收获前的那两个月。

    旧粮吃完新粮未收,俗称青黄不接。

    那段日子最是难熬,百姓只能吃野菜过日子。

    即便现在生活有所改善,在青黄不接的时期,百姓依然是半粮半菜勉强果腹。

    如果薯叶子也能吃,那对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

    接着他又仔细询问了殷薯的种种情况,包括育苗、种植、照料等方法。

    陈景恪就趁机将前世的经验,夹杂着告诉了他。

    等这些消息传开,能为殷薯的推广创造一些条件。

    看着兴奋的众人,方孝孺却说道:

    “恐怕世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良种的发现,景恪居功至伟。”

    解缙不解的朝他看去。

    陈景恪也很莫名其妙:“良种是陈永和他们千辛万苦寻回,与我有什么关系?”

    方孝孺说道:“若无你主张开海,他们哪有机会出去探险。”

    陈景恪露出一个大无语的表情:“那照你这么说,这一切都是老祖宗的功劳。”

    “若没有祖宗哪来的我们,没有祖宗造出来的船,我们怎么出海?”

    “我看你是研究唯物学研究出毛病来了。”

    “虽然万事万物都有内在联系,不能孤立看待,可也不是你这种联系法啊。”

    解缙也失笑道:“方兄你研究学问研究傻了啊,这话可不能对外人说。”

    “否则人家还以为陈伴读要抢人功劳呢。”

    方孝孺皱眉道:“我这么说真的有问题?”

    陈景恪肯定的道:“有,有大问题,你这简直就是地痞盲流思维。”

    方孝孺却露出释然之色,说道:“那就好,看来我之前确实糊涂了。”

    这下轮到陈景恪和解缙搞不懂了,你这是闹哪门子?

    方孝孺解释道:“很多东西想的太深反而容易入魔,最近关于内在联系方面,我就有点魔怔了,把握不好度。”

    “方才问你,不过是想让你帮我确认一下界限在哪。”

    陈景恪了然的点点头,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复杂的问题能解决,简单常见的问题反而会陷入迷茫。

    “这事儿咱们回头在讨论,而且我的《大同世界》也是时候发布了。”

    “你们两个都去帮我看看,做最后的审核。”

    两人都眼前一亮:“好,你终于肯出手了。”

    ——

    接着老朱就宴请群臣,以庆祝殷薯丰收。

    陈永和等八十多人也被邀请参加。

    这可把一群人高兴坏了,要知道之前他们都是普通百姓,随便一个胥吏都能拿捏他们。

    哪能想到,有遭一日可以参加皇家宴会。

    而且今天的文武百官一个比一个和气好说话。

    当然,他们也不是傻子,知道原因是什么。

    更知道,这种和谐仅限于此时此地。

    宴会上,老朱当场表示要给陈永和封侯,其余人皆有封赏。

    这下众人狂喜,站出来叩谢皇恩。

    群臣都毫无意见,亩产千斤的结果一出来,封侯就是必然的。

    还是那句话,皇帝要是不封他们都敢罢工抗议。

    而且传出去也没人会帮皇帝说话。

    后人看到这段历史,也会骂皇帝昏庸。

    陈景恪趁机提议,要为所有人树碑立传,包括那些死在路上的人。

    “都是华夏的勇士,大明的壮士,理当受万民纪念。”

    对此老朱自然也没有意见,这事儿说起来也是他们父子的功绩。

    毕竟良种是在他们当政时期发现的。

    纪念的越隆重,就愈发能衬托皇家的功绩。

    陈永和等人对他也是感激不已,陈伴读果信人也。

    当初说要为众人树碑立传,没想到现在还记得。

    第二天,封侯的旨意就下达了。

    陈永和为壮良侯,其余人各有封赏,最低也是个勋位。

    真可以说惠及子孙。

    亩产千斤的良种被证实,民间瞬间就沸腾了。

    这个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向天下传播。

    每到一地,都能引起巨大的讨论。

    不过也不是没有人怀疑,亩产千斤怎么可能。

    这不扯淡的吗。

    然而没多久大明周报的加刊就发行了。

    头版头条就是良种的消息,并且用一整个版面介绍了殷薯的特征、播种和食用方式。

    这一下再无人怀疑。

    大明周报作为唯一一家媒体,代表的就是朝廷,它的信誉自然没有人怀疑。

    于是天下沸腾。

    总结起来一句话,百姓无不盼望良种到来。

    就在这个时候,朱雄英从南方满载而归。

    两方面的满载而归,一方面是政治上的目的基本达成,诸部落同意了强制学习华夏思想。

    二方面是后宫,多了六名嫔妃,个顶个的漂亮。

    不过他的回来,正如之前离开那般,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

    就连老朱、马娘娘都没空搭理他,因为蒸汽机研究院终于有成果了。

    比起这个,甚至良种的事情都要往后稍一稍。

    (本章完)